<
迎来新生命
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
可浙江金华的小于
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
就遭遇肺栓塞
心脏骤停3次,命悬一线!
近日,25岁的小于,终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气色也好了很多。但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让她至今心有余悸。
“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也听说过肺栓塞这个是很难救活的,不但把我救活了,也没有其他的后遗症什么的,就觉得挺幸运的。”小于说。
年11月24日凌晨,小于出现临产症状,但直到25日中午,7斤4两的“小棉袄”才通过剖腹产与她见面。就在一家人都沉浸喜悦当中时,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美好。
“当时就觉得呼吸很急促,有点呼吸不上来,休息了几分钟还是不行。”小于回忆。
浙江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崔颖:
当时产妇的情况是很危急的,心跳反复停掉好几次,后来终于稍微稳定一点之后,马上转到我们重症监护室里来,进行后续的抢救,包括溶栓的治疗。
进入ICU后,小于接受了溶栓和抗凝治疗,但情况并不理想,仍有持续恶化的可能性。
浙江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珉:
在刚刚转到我们科的时候,又发生一次心跳骤停,当时两个瞳孔已经扩大,血压用大剂量升压药物在维持的氧和继续打纯氧,氧饱和度之后在百分之89到90的一个水平,多科会诊考虑是急性的肺梗死。
凌晨3点左右,经过紧急会诊,医生决定启用人工心肺ECMO,之后小于的病情发生了明显好转,相应指标也快速恢复到理想状态,血氧饱和度增加,肺部功能得到改善。
浙江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珉:
整个抢救过程是5个小时,这5个小时非常惊险紧张。肺梗死其实是非常紧急的一种凝血机制的障碍,肺血流的减少,无论是心脏功能还是呼吸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目前,小于恢复状况良好。网友纷纷为医护人员的尽职点赞:
产妇患有“易栓症”
久坐族也要防范血栓疾病
小于此前的各项产检都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如此危险、致死率高的病症?
浙大四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珉说,经过后期诊断,小于患有“易栓症”,通俗来说,就是比常人更容易患上血栓。一旦形成血栓,后果非常严重!另外,肺血栓并不在孕妇产检的常规筛查中,以致于漏诊率高、死亡率高。
血栓是在动脉或静脉中形成的血凝块,包括动脉血栓栓塞(如脑卒中、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VTE)。一旦形成血栓,可阻碍或堵塞正常的血液活动,甚至可能脱落随血液转移至人体某个器官中,堵塞器官的血流供应,甚至会导致死亡。
据了解,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福建医院接诊的血栓病人同比增长10多位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宅”出毛病的青少年。
14岁少年连续打游戏十多天后,双下肢静脉和腹部大血管形成血栓;
还有一天连续5个深静脉血栓联系血管外科治疗;
还有一个16岁少年宅床上连续玩手机三天,下肢长满血栓,蔓延到下腔静脉形成巨大漂浮血栓,危及生命。
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转移至肺部,形成肺栓塞,可能迅速导致死亡。肺栓塞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咯血、胸痛、心跳加快、头晕或失去知觉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患上了肺栓塞,务必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做到这三点,预防血栓发生
静脉血栓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可以依靠:
1、适当运动,久站、久坐1~2小时后,应注意活动;
2、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物理预防方式;
3、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来预防血栓的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度过急性期后,复发风险仍很高,应至少抗凝3个月以上。所以,患者切记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停药。
原标题:《生死一瞬!产妇突遭肺栓塞心脏骤停3次……有这些习惯要警惕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