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内外兼修rdquo弥合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http://m.39.net/pf/a_4786958.html

临床医师在作出诊疗决策时,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各项医学检验结果。但我国检验与临床之间的结合仍不够紧密,检验科只管化验,临床医生只看化验结果,双方缺乏有效沟通。推动检验更好地与临床结合,不仅需要检验医师更加积极主动地走进临床,也需要临床医师正确判读检验报告。


  不能只见“标本”不见病人


  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张女士因左下肢肿胀5天,突然出现呼吸医院急诊室。接诊医师高度怀疑患者为急性肺血栓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安排CT等相应影像学检查的同时,申请多科会诊。


  首先赶到现场的检验医师再次追问病史,得知患者的姑妈也曾经出现过下肢肿胀的症状。他提出还需做D-二聚体(D-D)、易栓症等检测,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在随后的多科会诊中,检验医师对各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和评估,为患者确诊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考虑到患者25岁、正处于妊娠期,并且有血栓病家族史,检验医师怀疑可能是由于遗传性因素导致血栓发生,又为患者进行蛋白C活性的基因检测。2周后的检验结果证实,患者为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潜伏”在血栓背后的另一疾病被检验医师成功“擒获”。


  医院检验科王鸿利教授以这一病例描述了他对检验医师职责的理解:检验医师绝不能只见“标本”不见病人,而应参与临床,与临床医师进行讨论,对各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评估。


  “检验医师是检验与临床之间沟通的桥梁。”王鸿利强调,在推进检验与临床的结合中,检验医师具有重要责任。检验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实验技能,也要储备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检验医师应积极参与会诊、抢救、病例讨论,指导临床医师开取检验项目。“有条件的检验医师,可以独立开设专家/专病门诊。”


  加强临床与检验的联系,检验医师应加强临床知识学习。检验科也要主动建立定期对话会等平台,听取临床对检验质量的反馈意见。


  临床医师应把好前后两关


  某年夏天,某医院一位住院患者尿检发现存在严重的霉菌感染,但患者并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这让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倍感困惑。多方查找原因,最终发现,问题出在送检的尿样上。病房医护人员没有用试管采集患者的新鲜尿液,而是将患者尿壶中的尿液送检。高温天气,湿漉漉的尿壶成了霉菌迅速滋生的温床。


  “临床医师应当对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负责。”医院肾内科首席专家谌贻璞说,以肾内科为例,患者静脉补钾刚结束就抽血验血钾、静脉输血浆或白蛋白后48小时内留尿测尿蛋白、不停利尿剂就留尿检测渗透压等,都会造成检验结果误差,给医师临床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标本保存及运送各环节。调查显示,分析前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检验误差占检验总误差的46%-68.2%。“临床医护人员要清楚自己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负有重要责任。”


  “临床医师还应能正确读懂和分析检验报告。”谌贻璞坦言,现在,临床医师普遍缺乏这一重要基本功,不少医生存在不动脑筋,轻信检验结果的倾向,“只看结果,不看具体叙述”,不会根据临床情况,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存在误差。而当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时,又不会从分析前质量控制开始寻找原因,只是归咎于检验科试验不准。


  针对临床医师的医学检验“功底”的锤炼,专家建议,临床医师要深入检验科,学习了解检验知识。在住院医师的各科轮转安排中,应将检验科纳入其中;对于主治医师一级,则可以用“检验科专项参观”的形式增进其对各自专业相关的检验项目的了解。


  专家还建议,提高检验质量,临床医师还应主动与检验医师沟通,及时向检验科反馈检验报告质量信息,共同分析导致误差的原因。

来源:健康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