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里长血栓可能是得肿瘤的信号 [复制链接]

1#

“您的及时提醒,我老伴儿发现了早期胃癌”

张学民医生的门诊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可是今天她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专程和张大夫说声感谢。老人家兴奋的说:“张大夫谢谢您,由于您及时的提醒,医院进一步做了胃镜检查,虽然真的发现了胃癌,但因为发现及时所以发现的时候还是早期,前几天刚在胃肠外科做完手术,医生说手术很顺利没有大碍。”

当时听老奶奶这么一说,我有点懵,不知道血管外科的病为什么还能和肿瘤扯上关系。后来张大夫给我讲了事情的原委。

大概在一个多月前,老奶奶带着老伴儿急匆匆的来到了张学民医生的门诊。说老先生突然觉得腿很重很沉,想让他好好给查查到底是什么原因。经过B超检查张学民医生告诉他们,这是发生了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并同时开具了肿瘤标记物筛查的检查单让老爷子进一步检查。没想到就这样查出了胃癌的肿瘤标记物升高。

说完,他又回忆起原来在门诊上也见过其他类似情况的患者,是个中年女性,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左侧脖子根部和左上肢总是有肿胀感,就去做了个静脉超声,检查结果说发现了她左锁骨下方长了深静脉血栓。

这个检查结果让张学民十分警觉。他又详细询问了这位患者最近是否有饮食和大小便的改变,以及是否有消瘦乏力,她都答没有,妇科方面也没有什么特殊状况。后来通过查体张学民发现她左颈根部肿胀,可以摸到一些质地偏硬的小疙瘩。根据多年的经验,他也让这位患者做了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外加一个腹部彩超,并建议病人去胃肠外科和妇科进行检查。

一周后病人拿着报告回来,肿瘤标志物有两项都挺高,腹部超声还发现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又过了一周,患者通过肠镜发现了肿瘤。原来她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胃肠道的肿瘤。

所以,门诊上的这两个案例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深静脉血栓和肿瘤之间存在的关系。国外教科书中就明确指出:超过50%的静脉血栓病人都有潜在的恶性疾病,而这深静脉血栓就是一种肿瘤标志物,来了一趟门诊又涨姿势了!但这深静脉血栓到底是个什么*?

揭秘你所不了解的深静脉血栓

张学民告诉我,深静脉血栓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静脉在身体里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浅静脉行走在咱们的皮肤下面,瘦人的浅静脉甚至可以直接透过皮肤看到,而深静脉则行走在咱的肌肉里,位置比较深。所以静脉血栓也分两种:深静脉血栓和浅静脉血栓。

一般而言,浅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对较少,危险性也不太大,可这深静脉血栓就没那么简单了,不仅发生率比较高,而且危险性大,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容易跑到肺里发生肺栓塞。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身体为啥会发生静脉血栓呢?主要有三个原因:血管壁损伤、血液流速缓慢、血液成分的改变。血管壁损伤可能是由穿刺、手术和外伤引起。

血液流速缓慢与不同位置静脉的“地理位置”有关。下肢相对上肢来说更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因为下肢的血流想回到心脏主要靠心脏抽吸的力量,而心脏一下子只能抽回来一部分血,而下肢距离心脏位置较远,所以有时血液回流并不是那么及时。

再就是盆腔,盆腔也是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为盆腔这个器官比较特殊,它没有肌肉组织,所以就没法通过肌肉的挤压赶着血液走起来。归根结底不管是下肢还是盆腔,都容易因为先天地理位置不好太靠下而造成静脉血栓。由此也可以看出,动脉就不太容易发生血栓。因为动脉有弹力和动力,还有肌纤维,这些都可以挤压动脉使它的血流能够动起来。

所以如果打麻将常坐不起,又或者我们都听说过经济舱综合征(长时间坐飞机),这都是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缓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那么血液成分的改变又是咋回事?这也就揭示了深静脉血栓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和深静脉血栓到底有啥关系?

现在回过头来说肿瘤和深静脉血栓到底有啥关系。肿瘤会引发深静脉血栓是因为得了肿瘤之后,肿瘤自身可以分泌一些物质,导致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再就是肿瘤引起的免疫机制的反应也可以产生一些物质,比如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俩玩意儿可以让身体当中的抗凝机制失效,从而引发血栓。

张学民告诉我,深静脉血栓在他看来岂止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他更认为这是机体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也许之前有大便发黑,乏力、消瘦、贫血等都没能引起你的重视,现在肢体通过深静脉血栓这个事情再次提醒你,如果你还不重视的话,那可能就失去了最后一次治愈肿瘤的机会。但受到目前临床诊断技术的限制,有时不一定能及时查出微小的肿瘤病灶。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提醒老年人,一次筛查阴性还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再次复查。作为血管外科医生,也不能只满足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对老年病人,对深静脉血栓成因的追究应当是临床诊断的重点。作为患者来说,更要充分相信医生的判断,像那位老人家一样积极配合检查,才可能及时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救命机会,挽救自己的健康!

撰文/子琳

来源:子琳著《医疗圈开讲》

本栏目为TopMD原创,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期节目为医学科普目的,不可代替医生面诊。相关资料由专家提供、诊治信息和建议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供您参考,医院咨询专家意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