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至今起进九天津人吃穿得格外注意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482.html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今天12时19分

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

此时太阳*经为

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这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

冰益壮,地始坼

自此进入隆冬时节

冬至又叫“冬节”

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祭祖,彼此贺冬

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古人看来

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

此时的物候也符合着

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

冬至

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

并且温热

自冬至开始

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生动形象地记录

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天津流行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

天气

虽然一年中

最冷的日子即将到来

但是冷空气影响频繁却低调

所以未来几天

雾霾会频繁光临天津

雾霾预测

今天中午(22日)前后

这场轻到中度霾即将结束

但是24日夜间到25日早晨

还将有一场轻到中度霾

到时候能见度会比较差

下周末(27日-29日)

雾霾再次来袭

届时将有轻到中度霾

能见度差

持续时间长

具体天气预报

今天

上午:阴转多云早晨有轻雾

下午到夜间:晴间多云

西北风3-4级转微风,4到-3℃

12月23日星期一

白天:晴间多云

夜间:晴转阴

微风,4到-1℃

12月24日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阴转多云

微风,4到-2℃

12月25日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北风3-4级,3到-2℃

12月26日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多云

微风转西北风3-4级,4到-3℃

12月27日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5到-4℃

12月28日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5到-2℃

冬至是健康“储蓄”的好时节

宜潜阳补温

敛阳护阴

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态

注意保暖

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

冬至

习俗

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冬至里最为普遍的风俗

便是吃饺子了

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其实

不管吃什么

都是图一个节日里的喜庆快乐

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冬季回乡,看到家乡父老耳朵冻烂了,于是将羊肉和驱寒的药材用面包裹在一起,做成“娇耳”,分发给老百姓,老百姓吃了“娇耳”冻疮好了,这个习俗也就保留了下来。

天津人对饮食向来讲究

冬至的这顿饺子也不能马虎

倭瓜饺子是老例儿

在食俗方面,《天津卫志》和《天津县志》对冬至都有“食馄饨,绘消寒图”的记载。而在民间,特别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百姓常于夏秋之际,买来倭瓜,置窗台上,经过数月放置沥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时做成饺子馅,其味甜软香鲜。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着蒜泥老醋吃,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馄饨”,故有民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吃了倭瓜饺,不冻手和脚”“喝了冬至馄饨皮,不冻鼻尖耳朵垂儿”。

羊肉饺子有传统

冬至这一天,天津人沿袭着吃羊肉馅饺子的传统。年就在“三岔口”开始经营饺子生意的白记饺子馆距今已经年的历史了,西葫羊肉水饺的制作工艺如今也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贴“九九消寒图”

过了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来了,老天津人还流行买来腊梅枝插在瓶子里,或者在墙上贴“九九消寒图”。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

“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点画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

饮食

冬至吃饺子,大家都知道。可你知道老天津人讲究的“冬令四珍”吗?

冬令四珍指的是铁雀儿、银鱼、紫蟹、韭*。如今,四珍中韭*较为常见,铁雀儿已经消失。津菜专家介绍,冬令四珍虽是津菜的典型菜肴,但它们不是饭店菜肴,而是老天津人最家常的冬日美味。

天津菜讲究应时到节,什么季节选什么食材。韭*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是冬季栽冬季采的一种蔬菜,是天津人冬令的必备菜品。

韭*的“前世今生”

韭*其实是一种意外发现的变异蔬菜。清同治年间,一位姓朱的花匠于冬日在自家花窖中发现了一丛金*色的韭菜。与青色韭菜不同,由于一直生长在不见太阳的花窖,韭*不仅色泽淡*清新,而且口味极佳。与青韭相比,别具一格,于是韭*大量引种。至光绪年间已普遍栽种,成为人们冬季菜蔬中之佳品,一直延续至今。

“天津河海两鲜丰富,冬天更适合吃紫蟹。”天津人根据鱼虾蟹的生长及成熟时间不同选择食材。立冬后紫蟹深紫色,皮薄,双层蟹盖。银鱼紫蟹火锅是天津传统名菜之一,主料选用被称为津沽“冬令四珍”中的银鱼、紫蟹。

炸熘铁雀儿曾经也是老天津人的冬季下酒菜,但早已不再食用。所谓铁雀儿就是天津人常见的麻雀,爪黑,羽毛呈暗褐色。每到严冬,铁雀儿的羽毛渐丰,肉脯肥嫩。

据老一代的天津人说,成熟的麻雀捕捉回来很难养活,放在笼子也不吃不喝,最后撞笼而死,因此称其为铁雀儿。炸铁雀儿需要用料酒、精盐、蒜末,最后加入糖醋,淋上芝麻油。如今,鸟类已受到保护,不要为了吃而违法哦!

冬至饮食的四个变化

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阶段要到来了。为达到御寒保暖的目的,在饮食上应做出以下改变。

01

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摄入

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4%~5%。

红肉中还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红素铁,研究表明,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抗寒能力会增强。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时,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两以下。

02

饭前喝碗热粥、热汤

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

红色粥抗寒暖身

冬天怕冷的女性,可能是贫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推荐红色粥。

红豆、红枣、枸杞搭配,就是一款不错的暖身粥,三味食材都有补益气血的作用。这款粥偏温补,有实热和上火症状的人要少喝。

*色粥养胃健脾

冬季室外寒冷干燥,室内燥热,令很多人出现胃痛、四肢发冷等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妨来碗“*色粥”——小米南瓜粥,养胃健脾。

小米营养全面,还可以补虚损,开肠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这款粥能保护胃黏膜,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白色粥润肺止咳

室内外温差大,进进出出,冷热交替,可能诱发咳嗽、感冒,加上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燥邪伤肺。这时可以喝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白色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银耳百合莲子粥了。

银耳、百合润肺、润燥、止咳,适合用来改善肺燥咳嗽、虚烦不安等症状。

黑色粥补肾益气

肾主水,其性偏寒,冬天的寒邪易致阳气耗散,所以补肾气就成了首要任务。中医认为,黑色对应的是肾脏,此时不妨喝点“黑色粥”。

黑米两小把、黑豆一小把、大米三把即可。黑米滋阴补肾、益气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赖氨酸,能增强免疫力。

不过,患有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病症的人要少吃黑豆,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03

零食首选坚果

坚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节的应季食品。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

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时候,不妨把饼干、点心等零食换成坚果。

需要提醒的是,坚果最好选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别超过一小把。

04

多吃深色食物

中医提倡冬天补肾,而黑色入肾。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保护视力。

因此,多吃黑色食物对于预防季节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饮食要点

1、多用温补少食寒凉: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

2、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冬至养生滋补可从四方面着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冬至

食补

一只鸡——御寒补身

在我国部分地区素来有“一九一只鸡”的说法。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身体比较健康,既不体虚又没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鸡肉。南方虽然入冬,但气温较北方要温暖得多,鸡、鸭、鱼类就很适合清补。

鸡汤的营养非常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强筋健骨,预防寒凉。一定要汤肉一起吃。

一杯姜茶——祛寒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

一碗栗子粥——补肾

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的季节。中医上讲,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民间俗话说:“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不仅补肾,而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带来的负担。

一碗牛奶饭——益气血

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润肺、补虚、润肠通便等功效。一天喝一两杯牛奶,持之以恒能起到进补的效果。家中做点牛奶饭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煮米饭的时候,把一半的水换成牛奶即可。

一口羊肉——补气滋阴

南方冬季适合鸡、鸭、鱼类清补,而北方冬季则更为寒凉,食补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羊肉就是不错的选择,补气滋阴,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白萝卜与羊肉搭配食用,不仅在味道上相得益彰,营养方面也可以取长补短。

一笼山药——健脾胃

先调脾胃后进补,脾胃好,才能吸收营养。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之功效,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幼都适宜,有病无病都适用。

冬至

养生

冬至养生“四忌”

1

忌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2

忌受寒

冬至时节,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3

忌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4

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招惹是非,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预防四种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病。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

建议: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打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议: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摔伤

下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不要小看摔倒,我国每年约有万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万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建议: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

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

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

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冬至运动起居

早睡晚起

《*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

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护好五大部位

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寒冷的天气会连累这5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

专家提醒,尽量穿高领衣服,外出戴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腰和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个护腰或护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越冷越要多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

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运动选在下午三四点

冬天污染更严重,尤其是早上太阳没出来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建议,冬天运动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下午三四点钟最为适宜。

运动后喝点热糖水

冬天运动完要做拉伸,喝点热糖水,运动后半小时洗个热水澡。有慢性病的人运动时出现不适,要赶紧停止,医院就医。

原标题:《冬至

今起“进九”!天津人吃穿得格外注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