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期服用避孕药会提高血栓风险 [复制链接]

1#

BBC近日出了一个堪称惊悚的新闻:一个二十九岁的姑娘的肺部充满了血栓,花了6年时间才确诊得了肺血栓,另外又花了整整7年时间才恢复。

肺血栓一般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人、肥胖者、抽烟和长期久坐伏案的人,却不多见于年轻人,ChrissyPerkins究竟是怎么患上肺血栓的呢?原因要追溯到她从16岁开始服用长期避孕药来调节经期。

在开始服用长期避孕药的第一年里,Chrissy会发困打瞌睡,却也没有别的症状。所以,当Chrissy得到医生说她患上肺血栓的消息时,她非常震惊,因为她甚至根本没有肺血栓患者的典型症状——顽固的疼痛和咳嗽!

医生竭力想找出她患病的原因,却一无所获,最后终于发现该病的起因与避孕药相关。

每年都会有数千人患上肺血栓,肺血栓可以很轻松地治愈,然而要是没被及时检查出来,则会因此丧命。而服用长期避孕药的女性会在一定程度会提高得肺血栓几率。

现在,Chrissy致力于呼吁大家重视“服用长期避孕药提高引发血栓风险性”——即使几率很小,也能影响人的一生。

服用长期避孕药的误区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会选择服用避孕药,然而服用的目的却不仅限于避孕,避孕药中的*体酮和雌激素可以调节经期,因此有些经期不正常的女性也会选择服用避孕药。

现在市面上的避孕药一般分为长期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和短期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短期避孕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服用时会一次性大剂量地冲击性腺,对人体影响较大,而且引发血栓的几率相对而言较高,一般不推荐使用,与之相对,长期避孕药需每日服用(一个周期内需要间隔若干天),剂量较小,对人体的影响会小一些,甚至还有专家背书说,即使长期服用也无害,因此被推崇。

然而,即使是服用长期避孕药,真的安全吗?

答案是否定的。长期避孕药提高血栓风险仍然存在(比短期避孕药几率小些),具体几率因人而异。

为什么服用长期避孕药会引发血栓?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笪红英副主任曾说过:“加大血栓形成几率是所有激素类药物的共同副作用之一。”

药品中的激素含量越高,服用时间越长,危险系数也会提高。虽然引发血栓因素很复杂,但如果女性年龄超过40岁,体内激素会不容易稳定,加之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则避孕药很容易引发血栓。

国内鲜闻避孕药致血栓,参考意义有限?

国内的确鲜闻避孕药致血栓的新闻,但并不是没有。

首都医科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燕郴曾做过这样的分析:“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不是由单一因素就可以形成的。中国人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远比国外广泛,但中国人因服用避孕药而导致血栓的发生率比国外要低。这其中有诊断水平的差距,也有人种差异的原因。”

也就是说,有部分是人种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是诊断水平的原因,健康这件事,还是谨慎些好!

那是不是贵点的避孕药风险会少些?

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相比别的品牌只要20多一盒的避孕药,德国拜耳的品牌避孕药优思明售价为元,但是,优思明却几度深陷“血栓门”事件。

仅在年,优思明就因为引发血栓造成使用者死亡的事件,三次被推至风口浪尖。而根据美国FDA报告,在~年期间,拜耳避孕药至少造成50人死亡。

医院妇科古健副教授也曾指出过,所有的避孕药都有导致血栓的风险,并且一直存在。细心的读者也可以在说明书上看到相关说明,但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大众应有的重视和警觉。

哪些人不适宜服用长期避孕药?

(1)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家族史的女性;

(2)本身患有“三高”,肥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女性;

(4)长期久坐不动的白领;

(5)做完手术需要长期卧床的女性;

(6)经常长期旅行,且乘坐交通工具时间在10~20个小时。

除了口服避孕药,还有哪些更靠谱的措施?

如果仅有避孕的需求,那么,安全套、结扎和宫内节育器足矣。

结语:

对于一些易怀孕,流产风险较高的女性而言,服用长期避孕药不失为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措施,然而,世界那么大,避孕、调节月经等需求也不是只有服用避孕药这条路嘛~~~当然啦,具体情况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哦!

来源:青年健康新视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