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例接近50,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发 [复制链接]

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特征。

方法:对年1月至年5医院收治的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合并下肢DVT情况分为近端DVT组、单纯下肢远端DVT(IDDVT)组和无DVT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结果:例PTE患者平均(68.2±13.0)岁,男例(48.1%)。例(46.1%)合并DVT,其中下肢近端DVT91例(57.6%),IDDVT67例(42.4%)。伴下肢DVT相关症状者例(39.9%)中,检出DVT79例(57.7%)。近端DVT组伴DVT相关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另两组(P=0.和P0.)。近端DVT和IDDVT组白细胞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均P0.05)。近端DVT组溶栓、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DVT组(均P0.05),近端DVT组及IDDVT组低危PTE的比例显著低于无DVT组(P=0.和P=0.)。三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前吸烟(OR=2.96,95%CI1.44~6.09,P=0.)、DVT病史(OR=2.27,95%CI1.09~4.70,P=0.)、DVT症状(OR=3.26,95%CI1.86~5.69,P0.)、D-二聚体ng/mL(OR=4.47,95%CI2.25~8.86,P0.)是PTE患者合并近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DVT病史(OR=7.27,95%CI2.87~18.43,P0.)、脑血管病(OR=2.49,95%CI1.07~5.76,P=0.)、D-二聚体ng/mL(OR=2.50,95%CI1.30~4.82,P=0.)是PTE患者合并ID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性PTE患者伴发下肢DVT的比例接近50%,其中超过一半为下肢近端DVT。依据临床症状诊断DVT的可靠性较低,DVT病史和D-二聚体pg/mL是PTE患者合并下肢近端和远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血栓形成(DVT),是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1]。据报道,确诊PTE患者的DVT发病率为10%~93%[2],不同的研究差异极大,而且新近的荟萃分析表明合并DVT与PTE的预后有关[3]。因此,了解PTE患者合并DVT的情况对于临床诊治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相关报道不多。医院近9年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PTE患者合并DVT的情况,及DVT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年1月至年5医院收治的例急性PTE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因缺乏双侧全下肢深静脉加压超声成像(CUS)资料被排除,最终例患者纳入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下肢CUS均在PTE诊断1周之内进行。远端DVT定义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间静脉,近端DVT定义为髂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批准号:BJYYEC--02)。

2、方法

1)收集资料

通过调阅病历,回顾性统计所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DVT相关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及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等)、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资料。根据下肢CUS的结果分为近端DVT组(同时合并近端和远端DVT者,归为近端DVT组)、单纯远端DVT(IDDVT)组和无DVT组。分别比较组间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2)诊断标准

PTE通过CT肺动脉造影或者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PTE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参照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5]。DVT的诊断参照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关于《DVT的诊断治疗》第9版指南[4]。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采用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近端DVT、IDDVT与无DVT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比较

纳入的例PTE患者中,男例(48.1%),女例(51.9%);年龄17~93岁,平均年龄(68.2±13.0)岁;体重指数(24.7±3.9)kg/m2。合并下肢DVT者例(46.1%),其中近端DVT91例(57.6%),IDDVT67例(42.4%)。伴有下肢DVT相关症状者例(39.9%),其中经CUS确诊DVT79例(57.7%),58例(42.3%)未检出DVT。

近端DVT组、IDDVT组和无DVT组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DVT组年龄小于其他两组(t=3.和3.,P0.和P=0.),年龄≥65岁的比例近端DVT组也小于其他两组(χ2=7.和7.,P=0.和0.)。近端DVT组目前吸烟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χ2=5.和6.,P=0.和0.)。近端DVT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比例低于无DVT组(χ2=4.,P=0.),近端DVT组和IDDVT组有DVT病史的比例均高于无DVT组(χ2=18.和19.,均P0.)。IDDVT组3个月内手术史的比例高于无DVT组(χ2=4.,均P=0.)。其他合并症及危险因素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DVT组有DVT相关症状的比例高于IDDVT组和无DVT组(χ2=9.和21.,P=0.和P0.)。结果见表1。

表1:三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比较[例(%)/()]

与IDDVT组比较,aP0.,bP=0.,cP=0.,eP0.,gP=0.;与无DVT组比较,aP=0.,bP=0.,cP=0.,dP=0.,fP=0.,gP0.;与近端DVT组比较,eP0.。

2、实验室检查

近端DVT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低于无DVT组(t=2.,P=0.02);近端DVT和IDDVT组白细胞水平均高于无DVT组(Z=–2.和–2.,P=0.和0.);近端DVT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他两组(Z=–2.和–5.,P=0.和P0.)。IDDVT组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近端DVT和无DVT组(Z=–2.和–2.,P=0.和0.),其他各指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2。

表2:三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M(Q)]

与无DVT比较,aP=0.02,cP0.,dP=0.,eP=0.;与近端DVT组比较,bP=0.,eP=0.;与IDDVT组比较,bP=0.,cP=0.。

3、三组PTE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情况比较

近端DVT和IDDVT组低危PTE的比例低于无DVT组(χ2=4.和6.,P=0.和0.),近端DVT组溶栓治疗的比例高于非DVT组(Fisher精确检验,P=0.),与IDDV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近端DVT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Fisher精确检验,P=0.和P0.)。3组共有18例(5.2%)死亡,死亡原因:肺栓塞8例,重症肺炎4例,恶性肿瘤3例,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各1例。三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三组PTE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情况比较[例(%)]

与近端DVT比较,aP=0.;与IDDVT比较,aP=0.,cP=0.;与非DVT组比较,bP=0.,cP0.。

4、PTE患者合并近端DVT危险因素

以近端DVT为因变量,以慢阻肺、恶性肿瘤、目前吸烟、下肢DVT症状、DVT病史、白细胞计数10×10^9/L、D-二聚体ng/mL以及肺栓塞危险分层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后,目前吸烟(OR=2.96,95%CI1.44~6.09,P=0.),DVT病史(OR=2.27,95%CI1.09~4.70,P=0.),DVT症状(OR=3.26,95%CI1.86~5.69,P0.),D-二聚体ng/mL(OR=4.47,95%CI2.25~8.86,P0.)是PTE患者合并近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见表4。

表4:近端DVT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PTE患者合并IDDVT危险因素

以IDDVT为因变量,以慢阻肺、高脂血症、脑血管病、DVT病史、3个月内手术史、下肢DVT症状、白细胞计数10×10^9/L、D-二聚体ng/mL以及肺栓塞危险分层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后,DVT病史(OR=7.27,95%CI2.87~18.43,P0.),脑血管病(OR=2.49,95%CI1.07~5.76,P=0.),D-二聚体ng/mL(OR=2.50,95%CI1.30~4.82,P=0.)是PTE患者合并ID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见表5。

表5:IDDVT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有关肺栓塞患者合并下肢DVT的发生率,不同研究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2,6-7],原因可能与不同研究纳入的人群、下肢深静脉超声的范围以及诊断标准不尽相同有关。荷兰学者曾报道,在确诊PTE的患者中,合并DVT的比例为36%~45%[2],本研究中PTE患者合并DVT的比例为46.1%,与荷兰的报道类似。关于下肢近端DVT的比例,Jiménez等[6]报道症状性PTE合并DVT患者中绝大部分为下肢近端DVT,而另有研究显示近端DVT与远端DVT的比例相当[8],与本研究相近。因此,将近50%的急性PTE患者合并下肢DVT,其中超过一半为下肢近端DVT。

CUS具有无创、廉价、可重复等特点,是DVT诊断首选的技术。对于疑诊PTE但病情危重、不宜转运行CTPA的患者,如果CUS发现下肢近端DVT,则可以开始抗凝治疗,避免了进一步行CTPA等确证性检查的风险[4]。在确诊急性PTE的患者中,Yamaki等[9]研究表明,合并DVT及合并近端DVT均是PTE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IDDVT较少引起肺栓塞[10],但是IDDVT对于PTE的预后判断也有价值。一项纳入了例症状性PTE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合并DVT(包括IDDVT)者30天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DVT患者[3]。因此,CUS不但有助于PTE尤其是危重的PTE患者诊断,而且对于PTE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有DVT相关症状的患者中仅57.7%经CUS确诊了DVT,而42.3%的患者未检出DVT,国外的报道结果也类似[11]。这说明单纯通过临床症状来诊断DVT的准确性不高,应结合下肢CUS等检查来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CUS诊断DVT的标准主要是发现静脉不能完全压缩,而血流测量并不可靠,CUS如果发现近端DVT对PTE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4]。

除慢阻肺外,本研究各组患者常见合并症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合并DVT的患者慢阻肺的比例显著高于近端DVT组。分析原因:第一,合并慢阻肺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7.8±5.6)岁,多为老年人,而无DVT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较高。第二,研究发现慢阻肺合并VTE患者多表现为PTE而非DVT[12]。另外,一项纳入例PTE患者的前瞻性对列研究表明,合并DVT的患者同时伴发慢阻肺的比例较低;与另外一个年龄相当的VTE研究队列进行比较发现,DVT比例较高的群体,慢阻肺的比例明显较低[6]。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中的机制。

本研究中虽然不合并DVT的患者中低危PTE的比例明显低于另外两组,但各组病死率并无显著差异。以往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无论是否合并DVT,PTE患者3个月病死率无显著差异[7]。与前述荟萃分析结果[3]矛盾。分析原因,第一,本研究中有部分重症死亡病例因为缺乏下肢超声资料而被排除,可能会影响预后分析结果;第二,因患者下肢CUS在PTE诊断1周内进行,部分下肢DVT患者可能栓子脱落或者经治疗后不同程度溶解,超声未检出血栓。

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不可避免有一些局限,如选择偏倚,部分患者资料缺失等。

总之,本研究中急性PTE患者伴发下肢DVT的比例为46.1%,其中超过一半为下肢近端DVT;依据临床症状诊断DVT的可靠性较低;三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DVT病史和D-二聚体ng/mL是PTE患者合并下肢近端和ID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转载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