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ICU里最难啃的骨头与魔肺相伴1
TUhjnbcbe - 2023/6/22 20:49:00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家入选国医院,广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连续11医院,呼吸专科更是连续11年居国内专科排名之首。

医院几十年的积淀和不断增强的临床救治及科研能力,该院以呼吸重症救治为特色的ICU团队,从非典、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今年的新冠肺炎战疫,每一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屡担救治重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钟南山院士带领的这支国家队ICU到底有何“秘笈”?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团队带你去探秘——

02:27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救治

这支团队屡担救治重任

岁末,成功“入冬”的广州,早上的温度在十几摄氏度徘徊。

广州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一区,早上7、8点多钟,医护人员开始忙而有序地早交班、查房。

这个以呼吸重症救治为特色的ICU病区,医院一栋有些“年岁”的老楼——医技楼的8楼。从外观上看,这栋楼确实有些旧;上到8楼,一出电梯,“英东广州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的牌子便映入眼帘。

广医一院ICU一区——“英东广州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

年,霍英东捐资万港币,帮当时已经成立呼吸重症监护室但设备仍很简陋的广医一院升级改造,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重症监护中心之一。

为了感谢霍英东的支持,监护室命名为英东广州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年12月18日该中心改造后投用,第三天——22日,广医一院便接收了从河源市转来了一位危重肺炎病人,成为广州市报告的首例非典病例。

资料图片:钟南山院士(右一)、黎毅敏教授(左一)诊治非典病人。

随后,这里作为广医一院抗非典“主战场”的前沿阵地,钟南山院士带领广医一院主动请缨,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承担了广东绝大部分危重非典病人和危重医务人员的抢救重任,创下了当时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最高成功率——84%。

17年后,这个经过“非典”考验的“战场”再次担起重任,重拾当年的荣光——从1月23日至5月27日,医院转入广医一院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共19例(其中5例上了ECMO),经过医护人员个日夜全力以赴的抢救治疗后全部“脱冠”,创下第一个危重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记录,并通过肺康复努力实现患者零后遗症记录。

如今,这个病区又几乎“满员”,16张病床接收的几乎都是呼吸衰竭、甚至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有的插着管处于昏迷状态,有的已经拔了管,目光中充满期待。

呼吸机

ECMO

一张张床旁,有好些机器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除了最常见的心电监护仪、脑电监护仪,有的还上着呼吸机、血滤机(CRRT),甚至是“魔肺”——ECMO(体外膜肺)……一些高精尖设备在普通病房确实罕见,ICU的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紧盯着,利用它们全天候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治疗。一旦发现异常,医护人员马上展开“生死时速”的抢救。从死神刀下夺人,这种场景,绝大多数人只在电影电视中见过。

ICU,一个没有硝烟但生死攸关的“战场”

很多人将ICU喻为“*门关”。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病情发展到要进ICU,真的意味着九死一生、有去无回?

广医一院ICU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

“其实,从非典到新冠肺炎,还有日常的抢救,我们的成功率平均高达80~90%。”在广医一院ICU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心目中,“ICU是一个没有硝烟,但是有生死的战场”,很多病人确实是在危重状态下被送进ICU的。但这里并不是“*门关”,“进来的患者不是没有希望了,恰恰相反。这是个能给患者、家庭带去希望的地方。”

黎毅敏、刘晓青带队查房。

从死神刀下夺人,要练就快、准、稳的判断决策能力,平时的训练必须一丝不苟,做到极致。

“所以,我们要求团队在病人到达的三天之内,要把所有的病历细节了然于胸,大家一起讨论不看病历,主要检测参数准确到小数点后3位,都必须背下来。”黎毅敏说。

医院几十年的积淀和不断增强的临床救治及科研能力,该院以呼吸重症救治为特色的ICU团队,从非典、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每一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屡担救治重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2月15日,广医一院ICU团队成功实施广东省首例ECMO新冠肺炎患者转运。

在抗疫的最紧要关头,广医一院ICU团队多线“作战”、全力“出击”:两批去了武汉,医院,还有去伊拉克的。骨干外援,人手不足,年轻医生必须迅速“补位”。在钟南山院士和黎毅敏教授的支持下,广医一院ICU主任刘晓青重新“排兵布阵”,大胆起用年轻医生,创新工作模式,分组落实每位医生“盯紧”每一位病人。紧要关头,她自己每天多次进舱带年轻医生仔细巡查,而在外巡诊的医院也会加入团队进舱指导,一起当年轻医生的坚强“后盾”。

钟南山(左)、黎毅敏(右)和刘晓青组织广医一院ICU团队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每天各种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钟南山院士也经常加入病例和治疗方案讨论,指挥、部署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内科、影像医学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集全院之力开展救治。一例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这个病区逐渐转危为安,ECMO支持下来了,气管插管拔除了,吸氧面罩摘掉了……

年5月27日,19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的最后一位在广医一院ICU顺利“脱冠”。

该团队努力实现了三个“零”:危重症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通过肺康复努力实现零后遗症。钟南山院士点赞在这些“零”的背后辛勤付出、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坦言正是他们发扬“绣花精神”,才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创造了奇迹。这个团队还创下全球ECMO支持时间最长(天)并成功撤机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记录。

“我们ICU团队是在钟南山院士等前辈的带领下建立起来的。”对于取得的成绩,黎毅敏教授坦言,这得益于老医院各个层面的大小团队的支持和配合。

“钟老师至今仍身体力行,病人的救治方案该如何定?他一丝不苟,这是对生命的尊重。”黎毅敏说,“作为ICU临床医生,我们更不能松懈,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去拼,要让病人活下来、活得好。这确实有压力,但也是我们的动力。”

啃硬骨、打硬仗,

“三大法宝”重在“用心”

广医一院的ICU二区坐落在该院新住院大楼的6楼。这个容纳着20多张床位的ICU病区,是年该大楼落成后增设的第二个病区。

广医一院ICU二区。

据广医一院ICU主任刘晓青教授回忆,年科室创办全国青年文明号时,她找钟南山院士给大家鼓鼓劲,钟院士提笔写下“高尚的医德体现在——贴心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落款处写道:“与重症监护室《青年文明号》共勉”。

那一年,广医一院ICU团队评上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如今,这幅字挂在从医护人员休息区通往病房的过道靠门口的一面墙上,还被复制成小版本,挂在病区的多个角落里,时时勉励着广医一院的ICU人。

钟南山题词与广医一院ICU团队共勉。

“钟院士讲得多好!”刘晓青坦言:“其实,我们的ICU并没有比别人更好的药,也没有人无我有的设备,但只要团队合力,用心做好每一步,一定能挽救更多生命。”

刘晓青是17年前打过“非典”硬仗的“老兵”,接触过她的人,都对她的从容冷静印象深刻。

ICU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所以,我很挑剔的,在病人面前不允许犯低级错误。”对团队高要求,她直言不讳。“我们对院感要求也比较严格,这个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病区在半年的抢救过程中,没有一例耐药菌。”

在整体救治过程中,并没有应用到很多新技术、新手段,更多考验的是平时经验的积累,刘晓青总结出“三大法宝”:一是要有过硬的技术,这是基础;二是要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这是保障;三是离不开人文关怀,这是灵*,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如何将这三个要求有机结合?在刘晓青看来,归根结底就是“用心”二字。

“这个用心不仅体现在救治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预后。”刘晓青说,对于ICU病人,保命是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救命同时还要救未来”。

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

“虽然危重的病人自我感知能力很差,但是我们都尽可能把清洁搞好,即使他们处于深度镇静状态也让他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广医一院ICU护士长陈丽花说。

患者床头的个人用品。

广医一院ICU团队用心护理患者。

擦身子、抹润唇膏、剪指甲、刮胡子、洗头……对待病人,护士们像对正常人一样无微不至,将护理做到极致。

“将心比心,谁不爱美?”爱美的刘晓青很能体会病人不愿意见外人、甚至有些连亲人也不太想见的心理。因为ICU病人的健康状况不好,但人都有尊严、有爱美之心。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不体面的样子。“当然不同条件下美的标准不太一样,但帮他们维持尽可能好的状态,陪着他们干净、体面地与病魔抗争,维持基本的尊严,这也是一种美。”

“救治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行为,像钟院士与我们共勉所说的那样,用‘贴心的服务’让病人和家属感到暖心、看到希望,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我们应该有的追求。”刘晓青说。

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再战新冠肺炎,这支ICU团队长年累月以高要求密切配合、用心做事,锲而不舍,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他们用心优化治疗方案、用心护理病人,用心观察病人的习惯和爱好,用心实现病人和家属的一个个小心愿……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

ICU故事

故事1

ICU里,他用歌声唤醒重病父亲

年4月,一位60多岁的大叔肺移植后陷入昏迷。打听到他喜欢听歌、唱歌,尤其喜欢中国红歌、苏联歌曲,每次到ICU探视时,医护人员给他提供“特殊待遇”,让他的儿子在病床边放开嗓子唱歌,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三套车》《东方红》……全是大叔平时喜欢的歌曲。终于,他用歌声唤醒了父亲。父子情深,这个小故事至今成为广医一院ICU里流传的一段佳话。

故事2

暖心!危重患者拔管后的第一个心愿,广医一医护人员帮他实现了

收到妻儿的礼物,老*流泪了。

年2月16日,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老*成功拔管了。拔管后的第二天是他50岁的生日。广医一院ICU医护人员联系上他的妻子,让她给老*送来了生日礼物——儿子的蜡笔画和一块手表,鼓励他珍惜重生后的每一分钟。收到妻儿的礼物,老*流泪了。医护人员还“破例”将值班手机递给了他,让他与病房外的妻儿通过视频“见上一面”。这场精心安排的团聚,给老*战胜病魔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故事3

“托举班”24小时轮流为她托腹,73岁新冠肺炎危重病患成功康复

5月25日出院前,石奶奶已能独立下床行走。

同样是在今年2月,新冠肺炎危重患者、73岁的石奶奶转入广医一院ICU时病情已恶化,刘晓青果断决定给她上ECMO。

尽管有了ECMO的支持,但在一次查房时她和黎毅敏教授发现石奶奶双肺的潮气量还是达不到目标值。经过反复按压检查,他们终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借助外力将她的腹部“托举”起来,既不影响ECMO的血流,又能达到帮助她肺通气的目的。为此,ICU护理团队专门组织了“托举班”,护士们24小时轮流为她托起腹部,即使是夜间,一双双手也不曾放松。21天后石奶奶成功脱离“魔肺”,5月25日出院那天,她已能自行下床行走。临别前,黎毅敏教授、刘晓青主任前去探望她,石奶奶握住他们的手道谢:“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不仅救了我,更救了我们这个家!”

故事4

与“魔肺”相伴天,他成功脱机康复创下纪录

8月27日,使用ECMO天的新冠肺炎患者老刘康复出院。

62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刘也是今年2月初被转运到广医一院ICU抢救的。当时他已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到1.69米的他体重足有95公斤。病理性肥胖的ARDS患者没有公认的治疗流程或者可以参考的治疗方案,此外,他还合并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基础病,加上新型病*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对凝血系统造成很大的打击。老刘成了广医一院ICU里“最难啃的骨头”。上了ECMO后,在他的身上,一场“止血与防血栓”的拉锯战打响了。足足持续了天,经历过多次试撤机后,他终于摆脱了“魔肺”,并于8月27日康复出院,创下了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辅助支持时间最长的记录。

“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一样抢救回来了。”老刘出院当天,钟南山院士感慨万千:“为了人民生命与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这位病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翁淑贤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忧子、翁淑贤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署名除外)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剪辑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津、李化然

1
查看完整版本: ICU里最难啃的骨头与魔肺相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