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可能一辈子都没弄明白,有些事情,明白后一辈子也过去了。
前些天晚上,急诊来了位43岁的病人小李,和朋友聚餐喝酒时突发胸痛,休息了一会儿没好转,医院。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图片人物与文章内容无关急诊科医生立刻给小李做了心电图,发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频发室性早搏,当时距离胸痛发作已经过了2个多小时。
这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从梗塞部位判断病人情况很凶险,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立刻进行急诊PCI手术,也就是通常说的支架手术。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版明确指出: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强烈建议尽快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行直接PCI手术。
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对有适应症的ST段抬高型心梗,可以选择先溶栓,然后再尽快转到有介入手术条件的胸痛中心继续治疗,行冠脉造影评估病情。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值班医生很有经验,立刻给小李服下心梗急救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并联系心内科医生,启动绿色通道,激活导管室。
不出意外的话,通过血栓抽吸、冠脉支架、药物球囊等等方法,医生很快就能把小李堵塞的心脏血管打通,死亡风险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由于目前冠脉血管再通技术的普及,急性心梗的院内死亡率已经从以往的30%,降到了4~10%。
这时他爱人也到了,听医生简单介绍了病情后,却不耐烦地说,年纪轻轻做什么手术,而且这种手术国外都已经淘汰了。
然后就要求转院治疗,医院离小李父母家更近,后续照顾病人比较方便。
这时候还考虑照顾病人方便与否?不应该是先救命吗?
小李心梗面积大,已经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并不适合转院,因为随时可能会出现心室颤动等情况,猝死几率较高。
我们反复解释希望小李和他爱人能明白心梗的风险,尽快治疗,可他家人还是坚持转院,说还年轻不能放支架,放进去就取不出来了,要终身吃药,伤肝伤肾,对身体不好。
溶栓吗?什么?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者脑出血?
他爱人想了想:那还是不要了,小李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出事。
这时小李胸痛缓解了一些,觉得没事了,也同意转院,于是签字拒绝手术,拒绝溶栓。
别看写了这么多,但其实病人在急诊科呆的时间并不长,因为现在所有的检查治疗都是胸痛优先,只要小李和他爱人同意,心内科导管室随时准备手术。
但病人有选择权,虽然风险很高,但……转吧!
于是赶紧准备救护车,医院的胸痛中心,把小李的资料传了过去,尽量为他争取时间,毕竟转院途中还要半个多小时。
过了几个小时得知后续情况,医院后,刚被推下救护车就心跳骤停,好在那边的医生接到我们的资料后早已严阵以待了,于是赶快心肺复苏,电除颤了2次,家属终于同意急诊手术,术后目前住在重症监护室里,休克血压,还在用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生命征。
如果这世上有后悔药,或者有月光宝盒,能穿越回去重来一次,不知道他们会怎么选择?
估计大概率结局还是一样的,就像电影《大话西游》中,至尊宝一次一次通过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想救回试图自杀的白晶晶,却永远都是慢了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听说心跳恢复后,家属仍在担心心脏支架的副作用,犹豫了一会儿,结果心跳又停了。
关于心脏支架的谣言网上非常多,阅读量和转发量也非常高,所谓“三人成虎”,看多了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
谣言一旦深入人心,就很难改变,最不济也会在大家心里植入怀疑的种子,当心梗发生时,必然快速生根发芽,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其实心内科医生每天都在与心梗搏斗,也是最擅长救命的人,这8点忠告请牢记于心:
1、一旦出现心肌梗死,请立刻拨打“”,在最短的时间送到最近的“胸痛中心”,把握*金分钟,不要步行、医院。
2、要安静休息,不要相信网络上的“拍打法”打通血管,也不要“用力咳嗽”试图心肺复苏,这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更可能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3、急性心梗是很凶险的疾病,要尽早进行冠脉再通治疗(手术、溶栓等),有条件的优先直接PCI手术,急诊介入手术是救命的手术。
4、如果医生建议手术,请尽快签字,不要等所有家属到齐了再决定,这会耽误时间,很可能在等待的过程病情恶化,拖延时间越久,心肌不可逆的损伤越大。
5、支架手术并非国外淘汰了几十年的技术,要知道近十几年,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总统候选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6、支架手术后的确需要吃药,但终身服药并非由于支架导致的,而是因为冠心病本身就需要长期吃药。
7、急诊介入手术是微创手术,心梗的风险远远大于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
8、在医院里,建议多听听专业医生的意见,毕竟医生肯定是最希望病人活下来的人之一
我们常常心急如焚地看着患者家属淡定地打电话、讨论风险,其实等待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谣言这东西,有些人可能信了一辈子,等明白过来,也许一辈子已经过去了。
参考文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并取得授权!更多有声科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