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肿瘤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血栓如何防治科普
TUhjnbcbe - 2023/7/13 20:50:00
北京扁平疣专治医院 http://m.39.net/news/a_9255804.html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血液在静脉系统内异常凝结,阻塞血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任何引起血液淤滞、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

一、肿瘤与血栓有什么关系


  肿瘤细胞及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促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恶性肿瘤是引发VTE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VTE已经成为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肿瘤患者较非肿瘤患者VTE风险升高4-7倍,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生率从4%到20%不等,高发肿瘤为胰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及卵巢癌。有数据表明:


  1.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


  2.癌症患者占所有新诊断静脉血栓患者总数的20%以上。


  3.癌症患者第一位死因是癌症本身,第二位就是血栓。


  4.大约25%的癌症患者会因为出血或静脉血栓需要再次入院。


  5.肿瘤的负荷越大,形成血栓的风险越高。而血栓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的指标,具有血栓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是没有血栓患者的2.2倍。


  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发生血栓有三大因素:血液流动减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易凝状态。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活动少或不活动,肌肉松弛,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发生下肢静脉的血栓。


  临床上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


  1.患者层面:年龄增加,肥胖,吸烟,体能状况,贫血,肾脏和肺部疾病;


  2.肿瘤层面:原发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期越高风险越大)、病理亚型,肿瘤的自然病程:在确诊后的前3个月形成血栓风险最大;


  3.化验层面:血小板≥/mm3、白细胞计数/mm3、血红蛋白10g/dL;


  4.治疗层面:留置导管、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激素治疗、放疗、手术时间大于60分钟、对症支持治疗;


  化疗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2~6倍;中央置管的应用也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抗血管药物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血小板的输注等,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血栓有哪些临床表现


  1.浅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沿浅表静脉走行的疼痛、压痛、红斑、条索状硬化等,但临床上有些患者没有症状,只有血管超声检查发现。


  2.深静脉血栓:肢体不对称肿胀、疼痛、发热等。但有些患者可以毫无上述局部症状,而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


  3.肺栓塞: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安、晕厥、氧饱和度下降等,但并非所有的肺栓塞都存在这些临床典型症状,其严重程度也因为患者的心肺功能、栓子的大小、部位、数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四、如何防治血栓


  1.活动:患者可做双手握拳、手腕伸屈旋转运动活动双上肢,每日3次,每次20-30个。在患者不能下床活动之前,家属应每日给患者做下肢肌肉按摩。按摩时,应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加快血液流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很有效的。


  能自己活动而又不能下床的患者,尽量自己活动下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具体的做法:用力向下伸脚,尽量使踝关节伸直,保持1~2秒钟,然后用力将脚背屈(钩脚),再保持1~2秒钟。这样反复练习,可调节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加快下肢静脉血的流速,也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应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2.热敷: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置管后第二天开始热敷置管侧上臂,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持续1-2周。


  3.机械预防:通过机械的方法增加静脉血流以及减少下肢静脉瘀血,如间歇充气加压泵、分级加压弹力袜、足底静脉泵。可部分减少DVT风险,无出血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足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ml,避免血液粘滞状态。


  5.放松心情:心理紧张、害怕、恐惧时,全身肌肉会变得沉重僵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分散注意力,可以听音乐、看书、学习简单的放松技术等。


  6.预防药物:必要时遵医嘱加用抗凝药物,如拜阿司匹林等。


  提醒:


  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不适症状,又无法用其他常见疾病解释时,应想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可能,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诊治。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血栓如何防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