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生说“在十月国庆期间,怀孕了33周多6天的妻子,在妇幼保健院顺利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家人都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小女儿在还没有出保温箱就患上肺炎,治疗几日也并没有见好。”
“在患肺炎后的第五天,出现了肺出血、心脏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的症状。小女儿被转入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经过系列的检查,小女儿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
何为脉导管未闭?怎么就使得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小孩子遭到死神的威胁?下面让我来给大家揭秘脉导管未闭。
一、何为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存在的一个管性通道,新生儿在出生后动脉导管会出现正常收缩。正常的足月儿动脉导管在出生后二十四小时之内会发生功能性闭合,以后在管腔内发生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增生、纤维化使动脉导管永久闭塞。
未成熟儿或者缺氧会导致动脉导管关闭延迟,患儿胎龄、剖宫产操作、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等均是导致早产儿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独立危险因素。
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剖宫产的比例更高,且早产儿的心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增加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产妇高血压可直接影响到患儿的心肺功能,加重患儿左心室容量负荷及肺血容量,从而影响动脉管腔闭合。
另外孕期感染(尤其是是风疹病*,可以直接通过胎盘组织到达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损伤心脏等器官),家族遗传病(像家族心脏病史还有21-三体综合征等),高海拔地区,女性孩童都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危险因素。
胎儿的气体交换并不是在肺部进行,而是通过胎盘和脐带运转。胎儿期的血液循环也和成人明显不同,含氧量丰富的脐静脉血液一半直接经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血液进入右心房后,几乎又全部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左心室以供应头部、心脏及上肢。
在胎儿期这种运输血液的方式更高效,但如果出生后动脉导管不发生闭合就会出现问题。从胎儿被娩出,小孩子的肺部逐渐开展正常的工作运转,使幼儿体内形成两个循环。大循环称为体循环,往肺部循环的小循环称为肺循环,肺循环的压力小于体循环。
动脉导管未闭合,使得部分体循环含氧饱和度高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从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动脉导管越粗、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压力差越大分流的血液量就越多。严重的分流会使患儿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因为动脉导管未闭合,会带给孩子哪些危害呢?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动脉导管未闭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探究
动脉导管未闭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与分流量的大小及肺动脉的压力高低有关联,分流量小到中等、肺动脉压力正常或者轻度增高的患儿一般不会出现不适症状,常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一小部分患儿可以出现活动后气促、多汗的现象。
导管粗大的患儿,分流量也大,患儿一般比较瘦长、面色苍白,容易发生频繁的呼吸道感染或者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主动脉血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使得肺循环血量增加,造成肺动脉扩张及压力增高。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会使回流到左心房的血流增加,自然也会通过二尖瓣使左心室内的血流量增加,会造成左心室代偿性肥厚甚至造成左心充血性功能衰竭。
随着肺循环血流量增大,肺循环压力明显增高,使得右心室血液排除阻力增大,右心室逐渐代偿肥大。少数患儿因扩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而出现声音嘶哑的表现。
动脉导管的存在,使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加,但是人体的血液是有限的,因为分流的原因,导致体循环的血流量减少。体循环的血液减少会使周围动脉的舒张期压力降低,从而出现脉压差增大以及周围血管征。主要表现为颈动脉搏动增强、水冲脉(脉搏急促有力骤起骤落如潮水涨落)、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等。
严重的动脉导管未闭合造成如此多的危害,为了守卫患儿的生命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它呢?
三、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有几条?
第一条方法: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可以给予合理的限制液体入量和适当的利尿剂应用的对症治疗方法。在保证患儿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液体的摄入量,能够减少肺内液体积聚,并减少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
第二条方法: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是早期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常用的是吲哚美辛和布洛芬,还有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
在年,吲哚美辛就被批准用于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吲哚美辛可以可逆性拮抗环氧化酶的作用,也能够有效拮抗前列腺素对血管的舒张作用,进而能够促进动脉导管的关闭。
对于早产患儿,尤其是出生时体重在g以下的,吲哚美辛可以预防性应用。预防性应用吲哚美辛可以增强早产儿动脉导管初始收缩,以提高动脉导管永久性解剖学关闭率。
但是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建议预防性的应用吲哚美辛。可能会使患儿在短期内呼吸功能发生恶化。吲哚美辛的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范围比较窄,能够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可以加重新生儿*疸,加重出血的倾向,使血糖代谢及脑细胞氧化作用降低,增加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胃肠道出血的发病率等。故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明显胃肠道出血及肾脏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败血症者或全身凝血障碍患儿禁止应用吲哚美辛。
布洛芬作为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通常应用静脉制剂来促进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关闭。和吲哚美辛相比较,优点:因不影响脑肠系膜及肾脏血流,从而降低了肾功能损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目前吲哚美辛已经逐渐被布洛芬所取代。
国外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应用于动脉导管闭合的治疗。在国外对乙酰氨基酚已被作为一种额外的有效治疗手段使用,而且没有产生任何显著的不良反应。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广泛应用。
第三条方法:手术治疗
虽然部分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以通过内科药物治愈,但是有些患儿的动脉导管比较粗大,严重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还有一般药物治疗失败的患儿,或有药物使用禁忌证患儿,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患儿最佳的手术年龄是1-6岁,但合并不可控制的呼吸道感染,抑或有心功能衰竭的早产儿,可以提前进行手术。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使呼吸支持的时间减少,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我国目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有:手术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床旁电视胸腔镜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开胸动脉导管未闭结扎两种。
新生儿开胸手术的主要劣势:手术对患儿机体造成的巨大创伤,还有侧胸廓功能的不对称性、肩双关节肌肉功能障碍、胸膜肥厚硬化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故有条件的单位,常采取术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床旁电视胸腔镜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第四条方法:介入治疗
常用的有Rashkind双面伞法,Postmann法、弹簧栓子法、Amp-latzer法、Sideris纽扣法等。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心导管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优点明显,主要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
医生有话说
当小孩子无缘无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肺炎时,不要只当是孩子体质弱,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还要想到是不是孩子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像我们今天所讲到的动脉导管未闭。
参考文献
1、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分析万元李亚林汪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年5月第18卷第14期
2、小儿内科学第五版
3、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进展李娲医学理论与实践年第34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