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脑梗塞,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脑卒中的一种,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氧、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塞作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大约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梗,即使得到了救治,也有近一半人留下偏瘫的症状。
因此,及时发现脑梗,及时检查,有助于挽回一命。
头部出现这种“征兆”,最好去检查一下,脑梗塞可能找上门了!
征兆一、眩晕头痛
脑血管发生堵塞时,大脑会最先出现征兆,由于大脑血流会受到影响,这就会引起缺血性的头痛。
眩晕也是脑梗最为常见的症状。除了清晨起床时段易发生眩晕外,在洗澡后或者是疲劳状态下,也容易发生。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1至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应小心是脑血管堵塞,及时就医。
征兆二、哈欠频繁,流口水
脑血管堵塞时,会使得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现哈欠连天的表现,临床上,大约80%脑梗患者在发病前5到10天会出现这一现象!
并且,在睡觉时,还会伴有单侧流口水,这很可能是脑梗发作,出现了偏瘫,导致一侧脸部神经出现障碍。
征兆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栓堵住脑血管,导致脑动脉供血严重不足,这时不仅会导致人体偏瘫,还会影响到大脑的语言中枢。
主要表现为舌头不灵活、发音不准、不能说话、甚至重复语言迟钝等表现。
征兆四、眼球黑蒙、震颤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很有可能是发生于脑干、小脑及桥脑部位的血栓。
表现为一过性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为短暂性视力障碍,一般不留后遗症。
为何现在“脑梗”越来越多?三大诱因劝你改改,血管不易被堵死!
一、“吃”出来的脑梗
不得不说,许多脑血管都是吃“堵”的。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过食油腻,爱喝甜饮料和酒精,造成了很多人患有高脂血症、高粘血症,使血液粘稠凝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
如何解决:
1、减少脂肪摄入
在人体内部,脂肪含量过高会给血液循环造成压力,如:动物性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同醇含量,胆同醇含量太高会阻塞动脉,造成血管硬化与狭窄。
另外,人体摄取过多热量容易造成肥胖,继而增加动脉硬化的危险。
所以,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减少肥肉、*油、腊肉等食物;此外,还要限制食盐,以免盐含量增加,升高血压。
2、茶饮代谢酒精
酒会升高血压,加速脑血管堵塞风险,因此,平时最好养成以茶代酒的好习惯,多喝些降脂茶饮,有助于脑血管健康。
养好血管,可将青荷、小叶苦丁、蒲公英叶三者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即可。
青荷,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荷叶碱”,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以及减肥的作用。其水煎剂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同时,还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血栓发生几率。
小叶苦丁,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具有降低人体血压的作用,还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
二、“作”出来的脑梗
不良的生活作息,也是加速脑梗塞的主要诱因,就像现代人经常劳累,喜嗜烟酒,情绪过于激动,都会导致人体血压不稳定,刺激到大脑神经,使得血管神经的调节功能受到阻碍,容易患上脑梗塞。
如何解决:
1、戒烟限酒
长期抽烟喝酒的人是十分容易患上脑梗的,因为烟*会损害到血管内膜,使小血管收缩,阻碍血液流通,脑梗塞的发生率大幅提高;
而喝酒则会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身体血压升高,极易引发脑梗塞。
因此,患者平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生活作息习惯,做到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做到对脑梗塞的积极预防,减少其发病率。
2、减少熬夜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且长期熬夜可直接诱发脑中风,所以,预防脑梗切忌熬夜,应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
三、“懒”出来的脑梗
大家都知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
但如果长期缺乏锻炼,久坐不动,自然会影响血液流通,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从而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成斑块,随着血液流通到大脑中,就会引起脑梗塞。
如何解决:
1、常动头和脚
每天早上醒来后可以尝试上下点头,然后左右摇头,来回做5-10分钟左右的头部运动。长久下去,颈部疼痛可有效缓解,同时也帮助减少颈部血栓的形成。
走路是老少皆宜的运动方式,既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上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2、锻炼右脑
语言交流可以显著达到锻炼大脑的效果,尤其是血管不好的人,平常一定要多动嘴巴交流。
尤其还需要注意锻炼右脑,因为在人的大脑中,右半脑的血管较少,且相对脆弱,在相同因素的刺激下,右半脑更容易发生脑梗塞。
所以,老年人可以适当的使用左手,以达到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