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姐姐/文
4月1日,歌手赵英俊追思会在北京举行,同时,他在年得知自己患癌之后,录制的一段告别视频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在视频里,赵英俊说,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害怕,但他只害怕了一天。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有点遗憾,因为不能跟这个世界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好好的告个别。因此,他想趁着自己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好好地说个再见。
视频的最后,他对着镜头潇洒地敬礼,说道:永别了,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入最后的阶段,他应当如何面对告别这件事?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最好的告别》。
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位印裔美籍外科医生和新闻工作者。他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策顾问,也是影响奥巴马医改*策的关键人物,曾是《时代周刊》年全球“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在当代美国社会体系中的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病痛甚至死亡时,他们及家人的真实想法,以及基于各种因素下所作出的抉择。
作者认为,现代科学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
但是,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生老病死,因为濒死的情形十分复杂,生命此刻能否获得有品质的复苏,我们并不敢妄断。
我们应当怎样去应对回天无力的病人?尤其当这个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甚至自己?
这本书映射了作者的生命之思和医学之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关于衰老与死亡,那些我们必须知道的常识。
学会了思考死亡,正视衰老,我们才能够活得更好。
活得久了,问题也来了
20世纪初,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营养和环境卫生、医疗水平的改善,人均寿命已经到了60多岁;而与之相应的,家庭规模则逐渐变小了,从平均7个子女下降到了3个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以前大家庭共同生活的方式不同,父母和子女都把分离视为一种自由。
20世纪初,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60%会与一个孩子同住;到了60年代,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25%;到了年只剩下15%。
这个趋势也席卷了全世界,哪怕是在传统观念里,父母应当与子女同住的亚洲国家,老年人独居的比例也在迅速攀升。
这实际上是代表着一种极大的进步,老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生活,代际之间的权力角逐关系通过协商而重新化解了。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必须得到正视的问题:当严重的老年疾病或者衰老来袭,自主的生活不再能够维持之时,老人应当怎么办?
衰老是自然规律和正常现象,这个过程可以延缓,但是却无法终止。
医学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但同时也产生了生存的“矩形化”:今天(本书第一版时间为年),50岁的人和5岁的人数量相同,未来30年,80岁以上的人将会和5岁的人一样多。
这是整个工业化世界的同一个发展趋势和模型。
衰老,对于一个人来说,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潜在危险和损失。
首先就是跌倒问题。据统计每年有35万的美国人,因为跌倒而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中45%的人最终进了疗养院,20%的人再也不能行走。
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
即便是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人,一年也会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因素都占全的老年人,则几乎%会跌倒。
对于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伴随着骨折而来的,往往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消化系统紊乱、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等。
有文献表明,患者有髋关节骨折的患者,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可以高达10%—20%。
因此,髋关节骨折也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其次,是各种老年病。医学领域应当对老年病引起重视,医生如果可以通过他们的工作来加强老年人的身体韧性、强化经受疾病的能力,警惕营养、药物及生活状况,将会大大改善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牢牢抓住这个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生活质量,才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平衡善意的保护和独立的尊严
对于一位老人来说,当他已经或者预见自己即将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之时,是什么能够使他们觉得:生活值得过下去?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年轻人喜欢扩大活动范围、寻求新的生活经验和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而老年人则相反,他们的交际范围逐渐缩小,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和老朋友,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做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