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武玉军章悦常笑健康
有人说,神经内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难杂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于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仅如此,这里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的本源的地方。《小竹医记》,聚焦神经内科众多病例,从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后的故事。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肺动脉血栓”。
我最理想的医患关系,是信任、尽力,共同面对病魔这个敌人。我和刘大哥就是这种关系,他曾经得过脑梗,但是后续恢复很好,我们在长久的时间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最近,刘大哥来找我帮忙,他的姨妈——吴阿姨得了怪病,3个月都没有明确诊断。年前,吴阿姨的女儿、女婿要带孩子回来过年,吴阿姨高兴地去市场大采购,可谁想,下楼走了没一公里,就头晕眼花,有喘憋感,休息一会儿稍微好一些了,就这样停停走走,来回两公里的路吴阿姨走了近1个小时。
但是过年期间,吴阿姨怕家人担心,硬是拖了几周的时间,没有告诉大家。同时她尽量少活动,不活动,坐着不动,逐渐适应了这种头晕、憋闷感。
春节后医院做了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只有68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医生考虑的是贫血造成的红细胞协氧不足,头晕、喘憋都是相关症状。给开了铁剂(速力菲),交代好回家按时吃药,多吃瘦肉、动物肝脏,隔期复查血常规。就这样吴阿姨回家认真吃着药,加强补充营养。再次复查时,血色素已经逐渐升到了88g/L,但喘息的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吴阿姨有些急了,找刘大哥想办法。刘大哥想到了我,而我看过吴阿姨后,分析她疾病的症状——头晕、晕厥、活动后气喘、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正常,但肺动脉高压,医院里再仔细查查病症的原因。
隔天,刘大哥带着吴阿姨住到了我的病床上,在做过肺动脉CT后,疾病的病因也终于明确了。
最终诊断为:慢性肺动脉血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什么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肺动脉高压。该病是一种肺动脉栓塞的并发症。与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一样,若未得到正确而及时的救治,可进一步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数据显示,肺动脉压力越高,预后也会越差。平均肺动脉压大于40mmHg,如不接受治疗,5年生存率仅约为30%。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和治疗
1.病因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血栓栓塞导致肺动脉堵塞,肺血管压力升高,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
2.治疗
该病的治疗也极为明确。只需清除血栓栓塞就可使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水平,该病也会自愈。
目前的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三种。
(1)肺动脉近端病变首选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
PEA原理是将堵塞在肺动脉内的陈旧血凝块包括机化组织一并切除,该手术治疗是最为彻底有效的方式。
(2)肺动脉远端病变可以用球囊扩张术(BPA)
BPA是用球囊扩张的方法,减少血栓大小和数量,可有效降低肺血管阻力,虽然不能清除血栓但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使用抗凝及靶向药物。在无法进行手术和介入治疗时候首选药物治疗。在手术前的过渡及术后出现残余肺动脉高压时,也需加用相关药物。
药物治疗可以促进手术和介入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患者保持长期正常的生活节奏,维持心肺的正常生理水平。
如何选择治疗方法,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是由内科、外科、麻醉、ICU、放射、影像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评估。
3.疾病现状
虽然这个病较为罕见,但全国也有上万患者。这万例病人中每年能做手术的仅仅为几十例。
因该病起病隐袭,症状又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就诊时也常常被误诊、漏诊。
所以该病又被称为“沉寂的杀手”。
早评估、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该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写在最后
吴阿姨明确诊断后医院继续住院治疗,转院前我去病房看她,她的症状虽并没有显著改善,但因为找到了病因,还是轻松了许多,因为找到了“不适的根源”,就一定会有办法治疗。
疾病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感。医疗也并不仅仅是治疗,更多的是给病人的一种心底放松感。这种放松感源于对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结果的立体认知。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人生病后都能得到救治,所有的疾病救治后都能得到痊愈。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武玉军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医院神经内科
章悦主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
简介:章悦,男,.07出生,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七年制,年神经病学专业硕士毕业进入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毕业。
专业方向:癫痫,神经遗传病及神经内科各类疑难杂症。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
原标题:《头晕、晕厥的另类病因,沉寂的“杀手”——肺动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