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所以有落叶知秋之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中国南方此时还处于夏暑之时,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的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将走到一年中的转折点,但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我国多数地区的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也就是说人们在养生时,应顺应四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立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皆以“收、养”为原则。
立秋时节有三侯
1一候凉风至
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立秋的气候标识是“凉风有信”,物候标识是“一叶知秋”。
当立秋节气到了以后,西方凄冷之风开始占据主动地位,因此这个时候所刮的风中带有一丝丝凉意的。
相比于大暑节气期间的风都是热的不同,立秋以后所吹来的风甚至有点冰凉的感觉。
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天气也呈现初转凉的趋势了。
2二候白露生
在立秋节气后第五天,当早上从床上起来之后,就会看到在草丛上会有一些露珠。
因为立秋节气后,昼夜的温差大了,在地表面的水汽在遇冷之后,就会变成水珠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露珠。
大雨过后,清风徐来,天上的雾气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结成露珠,称之为“白露生”。
3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鸣叫得更加响亮和凄切。
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有诗《立秋》曰: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成语“噤若寒蝉”,便是深秋时节萧杀氛围中的集体沉默。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立秋要“三防”
1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
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2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季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应重视预防。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可用麦冬、菊花、百合等煎水代茶饮。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之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法。
3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此时段易感受外邪而致感冒。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避免夜间着凉。
初秋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易导致腹泻、头痛等。因此,初秋之际,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随时注意衣物的增减。
立秋养生“四字诀”
1解暑养胃
夏日炎热虽逐渐离去,但天气却依旧未出三伏,因此,这个时候饭桌上一定不能缺少消暑的食物。
绿豆粥和薄荷粥都是极其美味的食物,绿豆粥可帮助我们降血脂,降血压,同时又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而薄荷粥除了清热解暑,还有着清利咽喉的作用。两者是立秋养生的一大美食,饭桌必备佳品。
2防燥润肺
秋季天气干燥,易消耗人体的津液和肺液,让人感到口干舌燥。不注意的话,还会被秋燥所侵袭,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秋季养生,防燥润肺是关键。多食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秋燥症。
3祛湿滋阴
虽时至立秋,但空气依旧闷热潮湿,在这湿热交蒸的季节,防暑和除湿依旧是养生关键。薏米粥可帮助我们祛湿,还能暖脾胃,有清热排毒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也是绝佳的美容食物。
4防“秋老虎”
秋老虎一般发生在立秋之后,属于短期的回热天气。为了防止秋老虎,预防中暑,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出门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
除此之外,在凉爽的早晚,可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为自己强身健体。在家也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不宜多吹空调。
立秋进补有讲究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故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酸味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而辛辣则导致发散泻肺的不良后果,因此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敛肺。
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夏日和长夏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火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之时。现代生活常见的是用空调冷饮来消暑,而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
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另《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可以适当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生地粥。还可适当食用一些既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日常生活如何调养
中医理论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首先就是人体的生理活动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因此秋季养生应注重一个“和”字,即对日常生活调养,包括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进行的调摄。
1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情绪惆怅低落,所以在进入秋季时,要做到收敛神气,心态保持平和,使得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才不会被秋天的悲忧心态所伤,以避肃杀之气,得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2饮食调养
立秋之后,天气并未迅速转凉,而是延续了夏季的暑热,但昼夜温差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中医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所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3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秋季早睡,完全符合“收、养”的养生原则。
4运动调养
立秋之后,是开展各项运动锻炼的好时期,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的原则,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一些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立秋养生培元补气
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关键是要培补元气!
而在“养”这一方面,艾灸是关键,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立秋艾灸三大益处
1提高人体免疫力
立秋后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免疫力易下降。艾灸可以补充气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2通经活络,运气活血
立秋后风大干燥,水分和胶原蛋白会加速流失。此时艾灸,有固摄津液、润肤抗衰、濡养脏腑的作用。
3祛湿散寒,防病保健
立秋后日照减少气温下降,寒凉之气渐多,易造成血瘀气滞,胸闷气短。艾灸能够温阳驱寒、活血化瘀。
立秋常灸这几个穴位
立秋,我们仍处于最热的中伏之中,此时气候多在“晴雨”两频道中来回转换,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给人体带来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寒入体等问题。常艾灸这三大穴位,能温养阳气、疏通脉络。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又称“督阳之海”,是保健要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2太白穴:补充血气、美容养颜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有清热化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3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