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油仍在继续,康菲的招聘岂能牛哄哄
摘要:近日,康菲公司在其官上的一则润滑油业务招聘通知称:“近期,随着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的不断演变,使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传播,也使得美国康菲润滑油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所关注,业务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可事实上却与此恰恰相反,即便被媒体曝光后,康菲公司也没有停止B
近日,康菲公司在其官上的一则润滑油业务招聘通知称:“近期,随着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的不断演变,使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传播,也使得美国康菲润滑油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所关注,业务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8月18日《中华工商时报》)
众所周知,康菲渤海漏油事件早在6月初就发生。按理说,两个多月过去了,此事件也该早就画上句号,不能任其愈演愈烈。可事实上却与此恰恰相反,即便被媒体曝光后,康菲公司也没有停止B、C平台的生产作业,使得漏油事件不断恶化,目前漏油还在继续。康菲不得不在本月12日对外坦白:已调整集油罩的位置到新渗油点,矿物油油基泥浆溢出总量增加到400立方米,约2500桶;溢油量截至目前已达3217桶,远超最初估计的1500桶。
在这种千夫所指的情况下,康菲公司居然面不改色,毫无痛定思痛、知错就改的诚意和勇气,反而以耻为荣,在招聘通知中自吹什么“知名度提高”、“业务量大增”等语,实在让人费解。无疑,康菲公司的做法,不啻为对公司社会的放弃,也是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嘲讽和对民意的践踏,从中足见一个跨国企业的傲慢和道德血液缺失。
公众不禁要问,面对漏油仍在继续的尴尬局面,是什么让康菲公司还如此“牛气冲天”、自鸣得意?我以为,虽然垄断企业本身的社会感和法制意识淡薄占主导因素,但与监管之松懈、处罚之轻微也脱不了干系。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关于渤海漏油事件的处理,康菲公司只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区区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有人嘲笑道,这与国外动辄上亿美元处罚相比,不过是挠痒痒。
的确,监管部门惩罚得重,那些不良企业才会感到疼,也才会长记性。否则,不痛不痒、象征性地处罚一下反而是纵容。正因为如此,目前污染事故频发,因制度原因造成的“高级问题”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有法不依,有责不负造成的。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康菲公司的淡定,它似乎扼住了中国环境法律制度漏洞的“命门”。
由此可见,要让无良企业从噩梦中惊醒,弃恶从善,光靠苦口婆心的警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高举法律利剑。另外,重典、重拳除了落在污染事故人的身上外,还应落在相关监管者身上。或许这样,才能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