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右侧胸痛2天就诊。查体:T38.5℃,急性面容,右肺中下可闻及细小湿啰音。
血常规:WBC11.2×/L,N80.0%,L20.0%。X线胸片:右肺下心缘旁云雾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侧位病变于中叶。初步诊断:右肺中叶肺炎。
经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两周,症状有所好转,胸片复查病变较前变化不大。外院行CT检查:右肺中叶斑片状阴影,密度中心较高,边缘清楚,考虑右肺中叶结核。
再查:WBC9.5×/L,ESR47mm/h,痰涂片阴性。医院,经抗痨治疗3个月,临床症状减轻。复查胸片,病灶明显吸收好转。最后诊断:右肺中叶结核。
误诊分析: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好发部位出现大片密度不均影或斑片影,易于诊断,而不典型肺结核病变在X线影像上易出现小片状及大片密度实变影,易被误诊为肺炎。
结核发生在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时易于诊断,而发生在两肺下叶、舌叶、中叶、上叶则易误诊为肺炎。
病史对肺结核诊断有重要意义,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当肺结核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肺结核的症状更加不典型,只为一般炎症表现,而无典型低热、盗汗、疲乏等症状。
还有部分病例辅助检查结果不典型,如痰检呈假阴性、白细胞增高、血沉不快等。当肺结核X线影像表现不典型,又伴有肺部感染,病变以渗出为主时,则更容易被误诊。
另外,广泛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应用喹诺酮类时对结核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导致X线影像以大叶性肺炎表现为主,也易造成误诊。
冒牌2号:肺癌患者,女,60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0天」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9.8℃,无盗汗、咯血及胸闷、气急,伴腹胀,纳差1月。胸片提示右下肺肺炎。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慢性胆囊炎病史。
查体:T38.5℃,BP/74mmHg,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WBC5.9×/L,N83.3%,Hb87g/L,血生化,痰培养,尿、便常规及血沉,血糖均正常。
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先后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5日,症状无缓解仍发热,后换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7日,仍有发热,*脓痰减少,转为白色泡沫样痰,。
查胸部CT:右下肺病灶无吸收,密度变实。肿瘤标志物:CEA20.43ng/ml(升高)。行肺穿刺检查,病理提示:细支气管肺泡癌(黏液性亚型)。
误诊分析:此患者入院时有发热,咳嗽,咳*脓痰,胸片提示右下肺大片状阴影,符合我国CAP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也符合指南要求,但抗感染治疗无效,多次行病原学培养均为阴性,此时要考虑有无肺泡细胞癌,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浸润性肺结核,肺淋巴瘤等疾病的可能。
进一步积极明确诊断比进一步升级抗感染治疗更为重要。
本例患者通过肺穿刺病理明确诊断为肺泡细胞癌。肺泡细胞癌是肺腺癌的一个重要亚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黏液型中柱状细胞呈「鳞屑样」衬覆在肺泡型壁并产生大量黏液填充肺泡腔,可见孤立的肿瘤细胞岛,黏液充满受累肺叶,使影像学表现酷似肺炎,临床表现咳大量脓痰,此型临床误诊率高,特别易误诊为大叶性肺炎。
冒牌3号:肺栓塞患者,男,25岁,1周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咳痰及发热,体温38℃左右,伴右侧胸痛,并感轻度憋气,医院予头孢类抗生素输液治疗3天后,症状未见缓解。
入院后,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胸部X片:右肺纹理减少,右下肺见渗出斑片影。
入院诊断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但抗炎、化痰、平喘等治疗后,气促及缺氧症状仍进行性加重,复查血气分析,已呈「I型呼吸衰竭」。
立即查血浆D-二聚体,结果显示高于正常值3倍,怀疑为肺栓塞,立即做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右侧下肺动脉分支可见血栓,确诊为:肺栓塞。遂将治疗方案改为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逐渐缓解,病情稳定后出院。
误诊分析:该患者之所以被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患者为年轻男性,既往体健,没有诱发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不易想到肺栓塞;
(2)患者的症状起初为咳嗽、发热、胸痛和轻度憋气,但无咯血,缺少典型的肺栓塞「三联征」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且入院时的检查(如血常规、胸片)均与「肺炎」相似,而肺炎在临床上更为高发,因此首先诊断为肺炎;
(3)住院期间虽然有诊断肺栓塞的间接诊断依据(心电图表现为肺型P波),但由于该病临床相对少见,部分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故未能在第一时间考虑到该疾病。
编辑:王妍
呼吸君回复「肺炎」,查看相关诊治佳作。
回复「绑定」,还可获得5个丁当,下文献下PPT兑换各种奖品哦。
参考资料
1.王高强.肺结核误诊为大叶性肺炎回顾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5(31):-.
2.杨莉.疑似大叶性肺炎的肺泡细胞癌误诊1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1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