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健康课堂血栓的形成,了解一
TUhjnbcbe - 2021/1/11 3:16:00

临床上血栓性疾病并不少见,常见的有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塞、心肌梗死、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损伤甚至致命。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减少损伤并挽救生命。然而,常常只是解决了血栓问题,却没能做到溯源,病人为什么会有血栓形成呢?

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分别是: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其中血液凝固性增加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究其缘由是血液有形成分的改变,如血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增多,及凝血因子的改变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几种以血栓形成为临床表现的血液疾病

遗传性易栓症:

表现为家族性血栓形成倾向,或致死性血栓形成,病理机制为凝血和抗凝功能的遗传性缺陷,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这三种抗凝物质的缺乏是亚洲人中最常见的遗传性易栓因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同时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除外血栓形成。

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症状:

头痛、头晕、感觉障碍、视力下降及耳鸣等;多血质表现:结膜充血、面红、唇紫、舌暗红及血管怒张等;其他表现包括出血、脾大、皮肤瘙痒、高尿酸血症、红斑性肢痛症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是以血小板计数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血栓形成、出血、脾大、红斑性肢痛症等,可向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白血病转化;起病较缓慢,有超过2/3的患者诊断时没有临床症状,血栓形成是患者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一种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异常、肾损害、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是人造血干细胞水平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以慢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栓形成倾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血管内溶血性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较常见。

此外,还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

如果怀疑血栓时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化验项目有:

血常规、凝血(PT、APTT、TT、D-dimer、Fib、FDP、抗凝血酶等)、易栓三项(AT、PC、PS活性检测)、血清半胱氨酸定量、抗磷脂抗体检测等。

其他辅助检查:

血管超声、心电图、急诊冠脉造影、头颅CT/MRI、肺CTA等;任何辅助检查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总之,血栓性疾病常常“事出有因”,在予治疗血栓的同时,我们应警惕其他任何伴随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信息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健康课堂血栓的形成,了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