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何建国教授在本刊撰文《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视野》。他指出,随着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至今已有10多种新型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陆续上市,使得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用于内皮素通路的药物治疗
尽管内皮素受体A和B的活性不同,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选择性内皮素受体
A拮抗剂疗效不相上下。
波生坦:被证实可改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并可延迟临床恶化时间。10%的服用者会出现肝转氨酶升高,但减量或停用后肝功能即恢复。建议服药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
安立生坦:已被批准用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为Ⅱ级和Ⅲ级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也可推迟患者临床恶化时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而服用其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在改用该药后肝功能异常不会继续进展,因此服用此药无需每月监测肝功能。
马西替坦:可提高PAH患者的运动耐量,并降低临床恶化和死亡的发生率,且无肝*性。但可引起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4.3%。中国尚未上市。
作用于一氧化氮通路的药物治疗
NO可维持肺血管正常结构和肺循环的低阻力状态。其NO合成减少及参与的传导通路异常会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该类药物可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减少cGMP的降解,通过NO/cGMP途径可以使肺动脉平滑肌扩张,还具有抗增殖作用。包括西地那非、他达那非和伐地那非等,相关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耐量、症状以及血流动力学。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该类药物可改善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血流动力学和WHO功能分级,并可以延迟临床恶化时间。但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低血压和其他相关副作用。该类药物在中国尚未上市。
作用于前列环素通路的药物治疗
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发展。
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有助于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症状、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如贝前列素、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以及曲前列尼尔等。
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Selexipag:有研究显示Selexipag治疗17周时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阻力。Selexipag仍在临床试验评价中,尚未被批准治疗肺动脉高压。
作用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药物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具有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并有研究证实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耐量及血流动力学,但不能延迟临床恶化时间。但也有研究发现该药可致患者硬膜下出血,因此尚不建议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作者指出,以上药物并无头对头比较研究,因此选择药物主要依据某种药物的批准状态、副作用、患者意愿、用药经验和费用等。当一种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尝试联合治疗。依据病情,也可采用目标导向的联合药物治疗。
此外,患者接受治疗后3~6个月要进行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WHO-FC、运动耐量、心指数、右房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权衡是否需要改变或增加治疗。
来源:何建国,杨涛.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视野.中国循环杂志,,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