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田野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十大目标涵盖三大方面——重大疾病诊疗,问题突出的医疗管理和诊疗行为。所涉及的正是影响我国医疗质量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围绕目标达成,破除原有管理模式的部门、学科壁垒和工作障碍,建立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今后,国家卫健委将根据年度目标改进工作实际和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年度监测情况,按年度发布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01目标一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对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再灌注治疗要求,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EMI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首选PCI治疗。
为实现目标,医疗机构要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STEMI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不具备PCI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STEMI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确保可以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并完善前期准备。医疗机构要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02目标二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脑梗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3位病种之一。对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血管内治疗,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为实现目标,医疗机构需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不具备再灌注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尽可能完成“一小时急救圈”内转诊。
03目标三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提高肿瘤患者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率。为实现目标,医疗机构重点加强非肿瘤专业临床科室诊疗肿瘤疾病的管理,对肿瘤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诊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