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VTE曾被认为是罕见病,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VTE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我国医护人员对于VTE的预防和治疗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1多学科共建VTE防控体系
VTE最先由血管外科认识并加以重视、防控,后来在其他学科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如骨科外伤后的患者手术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被误认为心梗,实则是肺栓塞致死的患者,各个学科的医生逐渐认识到VTE防控的重要性。如今,血管外科联合多学科共建了VTE防控体系,由王辰院医院的VTE防控管理体系及国家卫健委全国性的VTE防治办公室,提升了各个学科对VTE的认识。
在院内,产科、骨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在进行疾病诊断时积极鉴别VTE,血管外科也积极为其它学科提供VTE会诊,共同合作建立多学科的VTE防控体系。在院外,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举办健康类活动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群众初步认识VTE、肺栓塞并进行防控,这也是防控体系的关键环节。
2规范VTE抗凝治疗管理
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积极考虑存在VTE的患者进行D-二聚体、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进行抗凝治疗。早期在VTE防控过程中,多数医生更倾向于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经典抗凝药物,而血管外科、骨科、心内科医生更重视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方面因素反而促进了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安全性、方便程度的认识。
新冠疫情期间,一方面,使用华法林需定期频繁监测INR,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临医院的患者改用NOAC后,发现NOAC兼具服药方便和抗凝效果的优势;另一方面,相关文献报道让我们认识到肺纤维化、肺炎性改变往往伴随微血栓产生,血栓阻断肺血流后对患者肺功能有严重影响,更加促使临床医生认识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血栓危险程度分层,制定个体化、综合抗凝治疗方案,后续对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会更加建议兼具安全性和疗效性的NOAC。此外,NOAC服药简便,不受进食等外界因素影响,无需监测特殊血液指标,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对于NOAC的治疗效果,肺栓塞(PE)患者服用利伐沙班两个月后复查肺部CTA,可以看到肺部血管充盈良好,较前明显改善,但为了预防二次栓塞的发生,抗凝治疗应适当延长,这就需要为每位患者制定足疗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动脉血栓治疗方面,美国相关研究机构正在进行NOAC对动脉血栓治疗效果的研究,我国国内也在按照指南逐步推进动脉血栓治疗时的NOAC应用,但相较于静脉血栓时可能剂量稍小。在儿童抗凝治疗方面,NOAC也在逐步发挥作用。因此,NOAC的治疗范围也可以是动脉血栓患者和儿童患者,理论上讲只要患者没有肝脏损害,NOAC是非常安全的。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金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