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D二聚体升高的5点解读,别只想到肺
TUhjnbcbe - 2021/6/18 17:10:00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D-二聚体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不同试剂正常值范围不同,通常0.5mg/L)。

那么,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推荐:

临床评估低度可能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PE;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E疑诊患者,D-二聚体意义不大,可直接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或超声心动图检查。

但放射性限制常让医生在选择时萌生顾虑,年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创造了一个新方法,使D-二聚体的诊断特异性大大提高。

与既往排除标准不同(低危且D-二聚体<0.5mg/L),该研究认为,低危患者D-二聚体<1mg/L、中危患者D-二聚体<0.5mg/L可作为排除PE的标准。

此外,对于50岁的疑似PE患者,推荐增高D-二聚体诊断阈值(年龄*0.01mg/L),以提高疾病鉴别有效性。

主动脉夹层

年《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指出,D-二聚体快速升高拟诊为主动脉夹层(AD)可能性增大。

发病24小时内,当D-二聚体达0.5mg/L时,其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敏感性为%,特异性为67%,故可作为AAD诊断的排除指标。

心梗

在急性心梗(AMI)患者中可以观察到D-二聚体的升高,且使用尿激酶溶栓后D-二聚体的浓度较前下降,因此,冠心病患者伴有升高的D-二聚体可能预示着更高的AMI风险。

但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在AMI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尚不满意,与AMI预后也存在矛盾,暂不能指导治疗。

溶栓治疗

在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D-二聚体持续上升或下降缓慢,提示存在新发血栓,溶栓药物用量不足;D-二聚体变化不大,则可能为陈旧机化的血栓。

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1~6小时,24小时降至溶栓前水平;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小时或以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状态。

在DIC早期,D-二聚体即有升高,随病程发展可持续升高10倍甚至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正常则除外DIC。

掌握了D-二聚体升高的意义之后,临床遇到D-二聚体升高,我们该如何分析?

??长按识别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D二聚体升高的5点解读,别只想到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