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训练
分为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
1、术前: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计划中应包含不少于8周的增肌训练和
耐力训练如慢走、游泳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强度,减少腹壁脂肪厚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术后:建议术后1个月视情况开始规律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目标运动时间为每周min,最低运动时间为每周min。每周最好进行2~3次力量训练。
饮食管理
肥胖者多存在饮食不合理的情况且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需要在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分为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进行。
1、术前饮食指导:
⑴营养宣教:减重患者营养全程管理的基础。
⑵纠正进食:采用低脂低能量减重饮食(能量~kcal/d),鼓励患者尝试少量多次进食,增加餐次至5~6餐/d。不仅有助于适应术后容量限制状态下的进食方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体脂率和腹壁脂肪厚度、降低手术难度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⑶营养评定和营养干预:肥胖患者常合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不足,应在术前进行营养评定和营养干预,调整营养不良及过氧化状态。
2、术后饮食指导:
⑴原则:肠蠕动功能基本恢复后少量流质食物;术后2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术后1月低糖低脂饮食。
⑵饮食成分:水分摄入量应>ml/d;蛋白质为60~80g/d;补充足量的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包含铁、钙、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维生素D。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摄入。
血糖管理
肥胖者多合并糖尿病。对于合并糖尿病者,可在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下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亦分为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1、术前处理:⑴应监测空腹、餐前、餐后2h、睡前血糖,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给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⑵建议术前24h停用格列酮类、格列奈类和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⑶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0%。2、术后处理:继续监测血糖水平。恢复进食后血糖目标值为晨起空腹<6.7mmol/L,日间餐后2h<10mmol/L。避免使用磺脲类等可导致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呼吸管理肥胖者的呼吸道有两个生理特点:①胸腹部脂肪堆积对胸廓和膈肌压迫、导致呼吸道顺应性下降;②颈部脂肪堆积和咽部气道狭窄导致低通气。因此,其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低通气综合征(OHS)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需要由呼吸睡眠科医师进行评估并指导相应的治疗。1、术前处理:⑴OSA的筛查: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OSA的金标准。⑵OHS的筛查:合并OSA的肥胖症患者OHS的发病率>20%,极易导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死亡。因此,建议合并OSA的肥胖症患者行OHS筛查。OHS诊断标准:①BMI>30kg/m2;②清醒状态动脉血气CO2分压>45mmHg;③静脉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27mmol/L。⑶治疗:中重度的OSA应用气道正压治疗至少1周,可改善患者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并纠正全身组织缺氧状态。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同时合并OHS和OSA患者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并同时达到纠正低氧、解除CO2蓄积的效果。2、术后处理:⑴对于合并OSA或OHS的肥胖症患者继续行气道正压治疗。⑵没有合并OSA或OHS的重度肥胖症患者行全身麻醉时亦常发生肺不张、呼气末肺容积下降及动脉氧合指数降低等情况,易导致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术后需吸氧、雾化吸入、加强肺部功能锻炼如做深呼吸运动、吹气球等。心血管管理肥胖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需要在在心血管科医师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并予以必要的处理。1、术前处理:见表22、术后处理:见表3血栓的防治1、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麻醉及手术创伤、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些都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可减轻。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诊。预防措施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⑴基础预防:戒烟、戒酒、术后早期下床运动。⑵物理预防:梯度加压弹力袜、间断充气加压腿套。⑶药物预防:①普通肝素:IU皮下注射,2次/d。可在术前2h开始给药。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d。2、术后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晕厥等。实验室检测:可出现肌钙蛋白T、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的升高,但都不具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可表现为氧分压下降、可伴有血CO2分压升高。影像学检查:CTA、肺通气灌注显像;MRI。治疗包括:⑴保守治疗:镇静、镇痛,吸氧或机械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等一般治疗。⑵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⑶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及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酶等药物。⑷手术干预:包括外科切开取栓和介入治疗。⑸体外膜肺氧合(ECMO)。出院后随访建议在术后1、3、6、9、12个月接受健康管理师的门诊随访,以后每年一次。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发展,减重代谢手术技术已日臻成熟和完善,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极大的提升。研究认为,其手术风险甚至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同时,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减重代谢手术对于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由于肥胖者自身状况的复杂性,也孕育着一定的手术风险和疗效的不确定性。因此,重视并加强对减重代谢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无论对患者还是医者都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1、减肥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1(2)。
2、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思考。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11(1)。
3、减重代谢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诊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4)。
4、减重手术的营养与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外科杂志,,56(2)。
5、减重代谢外科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18(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