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从低年级开始,小朋友们就要为语文写作做准备。我的儿子豆豆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写看图写话,和写话搭上边的,自然就想到了好词好句积累。
从十月中旬,我就提议豆豆开始每天摘抄积累,但两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也没摘抄上几句。上周基本又是开天窗的状态,一天临睡前我和豆豆讲,明天一定要记得摘抄好词好句哦!没想到豆豆叹了口气,有点认真地说,我觉得我们明天也不会摘抄好词好句的。
听完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没有生气,而是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潜意识里,我觉得豆豆说得对。毕竟相同的叮嘱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每次落实到行动都没有做得很好,豆豆只是基于之前的经验做了个推断。
不过,当豆豆真的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还是引起了我的重视和思考:为什么开始摘抄好词好句那么难?
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这两个原因。
1.
这个任务排序太靠后
一是容易把这个新加的小项目排序排得太靠后,至少在尝试开始摘抄好词好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
放学后,豆豆会先完成学校作业,进行课内巩固,然后安排课外学习内容复习、作业,时间再有多就加一些自鸡项目,一圈下来,想开始摘抄好词好句的时候,基本上也到了该整理书包、洗漱上床的时间了。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要坚持每天学习、每天积累的内容太多了。数学要每天练习计算、英语最好每天刷一两本分级,开学后古诗是做不到每天了,但一有时间空出来就会想及时复习复习古诗,或者新学两首,更不用说还惦记着学点历史、下下象棋、把上周乐高机器人课学习的内容回家再搭一遍等等,真的做起来,每一样都要花时间。
如果想着把这些做好,再新加一个好词好句摘抄,那真的是没有时间。
2.
一个新的自鸡项目起步时最难
一方面,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花时间去熟悉这个新的项目、去摸索学习这个项目的一些基本方法、去积累一些最基础的内容。
就拿摘抄好词好句来讲,我不觉得拿一份现成的摘抄材料,每天让孩子抄写一句是个好方法。因为抄写不是目的,学习、模仿、借鉴才是。所以我更倾向于让孩子在阅读中去找好词好句,这样他会理解摘录下来的这些好词好句的语境,知道怎样把它们作迁移应用。
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摘抄好词好句的难度被提高了。我实践下来的感觉是,在阅读中摘抄,孩子首先得阅读,然后理解文意,再去找好词好句。在起步阶段,小朋友可能还不太理解什么是好词好句,需要我们带着找几次,并且告诉他们,这些词语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
我相信,等练习一段时间,孩子掌握了找好词好句的方法,会自己分析了,这个小项目会越来越顺利,也会开始加速,但在起步阶段,还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另一方面,新项目的开始阶段也是最不稳定的,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我们的摘抄积累,也不是说两个月的时间里完全没有进行过一次,我们也陆续摘抄过,但都没有形成习惯坚持下来。一个学习项目,如果在达到一定阶段以前没有养成习惯就停下来,其实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开始。
写到这里我发现,其实这两个原因都指向了一点,就是时间不够用。一个新的学习项目从起步到上道,这一段是需要砸时间的,而学期中要把这些时间砸下去有点难。
突然想起了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做得最正确的两件事,一是帮助豆豆养成了每天读3-5本英语分级的习惯;二是陪豆豆开始并坚持了古诗学习,再开学的时候,小朋友的英语稳稳地上了一个台阶,古诗也完成了首左右的积累,还顺带了解了一些诗人的生平。这些小小的项目,都是开始并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见成效。
不管英语分级也好,古诗也好,随着学校和课外班陆续正常开学,我们也没有坚持每天学习了。但那几个月的坚持积累还是很有效果,除了看得见的成绩,我发现再捡起来的话,豆豆也很快能进入状态,不会像刚起步时候花那么多时间。
回到时间管理,那就只能向假期要。这个寒假,我会陪孩子一起,把摘抄好吃好句的优先顺序往前排,花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去阅读、去讨论、去摸索摘抄好词好句是怎么一回事,争取努力养成这个习惯。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