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和10月15日,中国VTE防治大会分别在北京、成都两地圆满召开。在北京会场,多位专家和领医院的呼吸、血管外科、心血管、血液、肿瘤、骨科、普外科、医*管理、护理等领域的医学同仁,围绕“强化质控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治水平”为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周*院长:以加强VTE防治为基础,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医院院长周*作为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医院,医院上至领导层面,下至住院医师,皆担负起了我国VTE防治体系建设的重任。医院院长周*表示,新的时代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VTE已成为了影响当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隐患,这一点已形成业界共识。”周*院长认为,VTE防治应当作为基础医疗服务质控的出发点。VTE主要发生在院内,并且是可以进行预防、减少发生的病种,周*院长呼吁增加VTE防治和院感防控等重要指标,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标准,并且应注重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加强VTE高危人群的筛查。张牧嘉主任: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改变目标,推动VTE全面预防和诊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张牧嘉尽管VTE与心肌梗死、脑卒中一样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VTE是可防可控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张牧嘉认为,院内积极有效的评估和规范治疗都将大力降低VTE的发生风险,而年5月批准的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较好地规范了全国VTE的院内防治。她特别强调,该项目在推动VTE从“单纯诊治”到“全面预防和诊治”,从“院内防治”到“社会公众全面防治”的两个阶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该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国家医疗治疗安全改进的十大目标,并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作为目标之一。张牧嘉主任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医院积极落实VTE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辰院士:VTE防治重在全方位、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医学领域重在协作,而不应各自画地为牢。”王辰院士表示,VTE防治工作已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当中涉及28个省份、家医疗机构,如今家单位已成功认证为VTE防治中心,成为我国VTE防控体系的中坚力量。王辰院士强调,一个完整的卫生体系建设包括防、诊、控、治、康五大环节,其中风险评估率、恰当预防实施率和VTE事件发生率是VTE防治体系的三大质控指标。通过对全国家医院的调查发现,医院VTE防治体系建设明显不足,特别是信息化应用和科学研究普遍较差。王辰院士特别提醒,各界对VTE认知仍不均衡,信息化应用与质控应着重考虑精准落地,全方位、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交流至关重要。张宗久院长:VTE防治管理包括四大质量控制层次
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宗久
医院内VTE防治形势依然很严峻,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宗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诊疗规范;三是管理制度待完善;四是缺乏系统性。
“要实现以质量管理为重要抓手,推动我国整体VTE防治水平的提升,规范全院防治体系中评估、预防、诊断、治疗及质控等建设问题。”张宗久院长建议主要从中心建设、角色职能、质控指标三个方面着手。
他表示,VTE防治管理有四大质量控制层次,其中第一层级是国家级/省级VTE控制中心,第二层级则是院级VTE防治管理委员会及管理办公室的质量控制,第三层级是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的质量控制,而第四层级是个人质量控制。翟振国教授:全国VTE防治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医院呼吸中心翟振国教授
“医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已构成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医院呼吸中心翟振国教授介绍,年是我国VTE防治体系建设收获颇丰的一年,全国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实施率逐步提高;住院患者VTE诊断率不断上升,肺栓塞患者住院病死率不断下降。截至年9月,接近30%县域实现了VTE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的覆盖。
“我们今年还医院VTE防治能力建设,启动了全国VTE防治项目科研基金,上线‘血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