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沈阳急救中心的急救人始终奔跑在救死扶伤的路上,用责任与爱心承载起急救人的神圣使命,以切实的工作业绩勇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急救先锋”。
沈阳急救中心肩负着全市人民日常医疗急救服务以及新冠疫情相关病人转运任务,全体急救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推进两个“战场”。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营商优化、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基层提升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健康沈阳、公卫体系、医疗质量三方面建设,不断提升市民对院前医疗急救的获得感,保障沈城市民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
每年至少增建一个急救站点
市区建成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
“急救人员来得太及时了,家住得比较偏远,不到10分钟及时赶到,急救人员快速精准的抢救让我转危为安……”这是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二分中心收到的一封百岁老人亲手写的感谢信。
这一切都得益于沈阳急救中心急救网络不断完善的建设,今年中心又合作新建3个急救站,目前已投入使用急救站点31个。“十四五”期间每年至少增建一个急救站点,重点布局浑南区、和平区长白街道、沈北新区、于洪区等城市新兴区域,最终达到市区建成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其余市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8公里。年内完成急救任务量20万余次,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急救医疗服务。同时,中心充分发挥省级院前医疗急救中心、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对省内14个地市急救中心开展质控检查,有效推进全省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
在疫情防控的战“疫”中,沈阳急救中心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定点转运机构,承担着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和部分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肩负起省内13个地市的转运任务。现已累计转运疫情相关病例人次,其中确诊病例例(含省内其他城市确诊37例),无症状感染者例。调派急救人员1.1万人次,急救车安全行驶里程约19.9万公里,有效筑牢了沈城疫情防控隔离屏障。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
创造一体化治疗新速度
“院前院内连续救治一体化急救模式”是一条快速、连续、高效的急救医疗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
年4月27日,医院介入导管室正式开诊并完成首例患者的介入治疗,创造了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新速度,标志着医院的诊治条件和综合救治能力迈上新台阶。近年来,中心在现场急救、检查、诊断、救治、院内介入手术及重症监护等各个环节构筑快捷高效的一体化救治体系,急救车上即可为冠心病患者开展心肌酶谱、脑钠肽、D-二聚体等项目检查,从人员到达现场到患者进入导管室开始手术,比传统救治时间节约了10至30分钟。伴随着沈阳市五大急危重症救治网络的建立,医院作为国家初级卒中中心单位,急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启动率达到%,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就诊患者在更短的时间窗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极大程度减少脑血栓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中心在不断提升医疗急救服务能力让市民享受高效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的同时,坚持凸显急救社会公益性,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年开始,中心为沈城百岁以上老人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免费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现已惠及人次,累计免除费用.8元。
随着患者入院、转院或出院等非急救转运用车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非急救业务严重占用急救资源,也使需要急救的患者等待时间延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心在上级卫生行*部门的支持和统筹协调下,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从年11月1日起,在保证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基础上,中心增加17组非急救单车,基本满足了市民非急救转运需求。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构筑牢固的急救生命保障线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年11月7日傍晚,暴雪袭击沈城。这一夜急救电话此起彼伏,人次的呼叫让急救医生几乎马不停蹄地奔跑在大雪里。大雪阻挡车轮,但不能阻挡急救人的脚步。面对暴雪期间骤增的急救求助,沈阳急救中心领导班子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职责、分工进入临战状态,确保每天在线车辆白班51组、夜班36组,值班人员上班提前一小时到岗,下班晚一小时离岗,在早晚急救高峰增加20组急救车辆随时准备支援,3台越野车随时待命。年11月8日至11日四天时间里,接到报警电话次,出车出诊余次,单日出诊量比平时增长20%。出动急救人员00余人次,圆满完成极端天气沈城市民急救转运工作。
中心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切实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本年度已完成各类急救医疗保障任务余项,各类突发事件救援50余次,有效地保障了沈城市民的生命安全。
时间走进“十四五”新的历史时期,沈阳急救中心将在*建引领下继续全面推进中心各项工作,将全面承担起各项社会职责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的新举措,不断强化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服务规范,大力提升急救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为沈城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急救医疗服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文主任记者李浩/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