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还在中国式坐月子25岁二胎妈妈差点没
TUhjnbcbe - 2022/11/1 23:40:00

三湘都市报11月7日讯(记者李琪通讯员梁辉刘小芸唐玲)生完二胎后,傅女士严格按照“老帮子”的规矩坐月子,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余时间都躺在床上,唯恐活动过多留下“月子病”。十天后,她左下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可能危及生命。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专家采用微创介入手术取出血栓,成功解除“警报”。还在“中国式”坐月子?仅6月份以来,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收治了十余名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该院医生提醒,坐月子不能只“坐”,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才是最好。

“中国式”坐月子导致深静脉血栓

25岁的傅女士是湖南娄底人,年10月8日顺产生下二胎宝宝后,按照家中老人的交代,“坐月子”期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余时间都在床上躺着。到了10月18日,她开始觉得左侧大腿根部有些肿胀、疼痛,以为是躺卧时间长了血液不流通,没太在意。可随后几天,疼痛越来越严重,整条左腿都肿了起来,行走困难。“从卧室走到厕所痛得去了半条命,浑身冷汗。”傅女士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于10月28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左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血栓随时可能脱落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建议立即转往长沙手术。

当晚,傅女士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天心阁院区急诊科。介入血管外科医生会诊后,将其收入介入血管外一科病房。由于情况紧急,立即为她施行急诊“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以防止肺栓塞的反生,同时予以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进一步蔓延。考虑到傅女士尚在产褥期,为避免引发大出血,暂缓进一步手术。

6天后,傅女士身体好转,龙林副主任医师、蔡煌兴博士等为她施行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机械碎栓取栓及腔内成形术,取出血栓,打通血管,缓解疼痛。

孕晚期和产褥期运动少导致风险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坐月子会有这么高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这种不正常血凝块的原因通常是血液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医院副院长、介入血管外科专家向华教授解释,久站、久坐、长期卧床人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其中尤以怀孕晚期、产妇及骨科术后患者最为高发。

仅6月份以来,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收治了十余名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她们都和傅女士一样,产后卧床少动,导致下肢血液流动缓慢,不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同时孕产妇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加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可能随着血液流动至肺动脉,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躺着不动坐月子风险很高。

向华提醒,久站、久坐、长期卧床者一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就医;如果延误治疗,一旦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死亡率高达50%。目前,对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通常才用抗凝保守治疗的方式,但是单纯抗凝治疗血栓溶解速度慢,可能损伤静脉瓣膜功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主要表现为长期的下肢肿胀、静脉曲张,乃至皮炎湿疹、皮肤溃烂等。早期予以机械碎栓吸栓手术能尽早清除血栓,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医院妇产科学科顾问姚穗主任医师指出,坐月子不洗头、不洗澡、不开门窗通风换气、不下床活动,这些陈旧的“中国式”坐月子方式都不可取。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并在身体耐受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最好的方法是少量多次,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这样能增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在中国式坐月子25岁二胎妈妈差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