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23日讯(通讯员李达)81岁的蔡奶奶因为反复发作的胸闷、呼吸困难并伴右下肢浮肿医院全科医学科。
蔡奶奶患有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膝关节骨关节病、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一开始,她还以为此次不适是犯了某种老毛病。然而医生在为她做检查时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老人双下肢浮肿不一致,右下肢较左下肢浮肿明显;而她在近4天还出现了气促明显并伴有痰中带血。
进一步的肺动脉CT成像和双下肢动静脉彩超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蔡奶奶为凶险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
拿到病危告知书的那一刻,蔡奶奶仍不敢相信,自己离死神竟只有一步之遥。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梁珍玲表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固体血凝块(即栓子)的过程,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
栓子形成后,只有少数栓子能局部溶解消失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多数的栓子还是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血管,出现右下肢的肿胀,就像蔡奶奶这样。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治疗,栓子就有可能游离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造成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痰中带血、咯血、胸痛、晕厥、休克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肺栓塞。
肺栓塞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严重缺氧、低血压、休克,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蔡奶奶患有膝关节骨病,行走和活动时常感疼痛,因此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坐在家中;再加上本身肥胖、高龄,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的因素,造成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
蔡奶奶在全科医学科接受了系统地抗凝治疗。两个月后,肺动脉的血栓基本消失;半年后,右下肢的血栓也全部消失。悬在蔡奶奶心头的“定时炸弹”终于卸了下来。
梁珍玲强调,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在预防。60岁以上老年人,体重超重、肥胖或者吸烟者,癌症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疾病患者,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者,孕妇、刚生产的产妇以及久坐、久站、长期卧床和长时间坐火车、飞机的人群等,都是静脉血栓高危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饮水,特别是运动出汗后尤其要注意补水,以预防血液黏稠;饮食宜低盐低脂、高纤维、清淡;避免久坐久站,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吸烟者要积极戒烟。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就要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可能性,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