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严重呼吸循环衰竭、意识昏迷的高龄患者,医院接受ECMO(人工肺)治疗,并于5月24日成功撤除了ECMO设备,顺利脱机,实现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意味医院危急重症急救能力跃上新台阶。
这位患者现年81岁,5月20日深夜因严重呼吸循环衰竭、意识昏迷,被紧急送医院ICU。ICU团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液体复苏、抗休克、抗感染等积极抢救后,老人的病情仍急剧恶化。
即使给予%氧浓度维持下,老人的氧合指数仍小于,而且血压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下也难于维持,病情十分紧急,生命危在旦夕!
“如果再继续依靠传统的抢救治疗手段,老伯极有可能随时出现死亡。”抢救团队判断。
重症医学科主任霍保善、副主任吴冠祺认真评估病情后,认为应该尽早实施ECMO技术,帮助他恢复正常血压和心跳,维持他的呼吸功能,为肺部获取更多休息时间,争取生存的机会。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它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向死神买时间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最大意义就是给予患者肺功能恢复更多的等待时间。
不过,这项技术其实是一项高风险的、昂贵的有创治疗术,容易引发很多并发症且术后监护难度不小,什么样程度的患者适合使用?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ECMO治疗期间可能因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所以,一般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在理论上讲,接受ECMO治疗属于“禁区”。
这名老伯已经81岁,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究竟该不该为他上ECMO?如果一旦装上,患者始终依赖ECMO维持生命,无法脱机又该怎么办?ICU团队反复琢磨,十分挣扎。
“但ECMO是他目前唯一生存的机会。”重症医学科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
没想到患者家属非常配合,同意接受ECMO治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院ECMO团队再次深夜紧急集结,实施生命救援。
△吴冠祺主任医师与超声科蒋殿虎主任医师为患者建立ECMO循环
万幸,经近4天的ECMO支持、密切监护、抗感染、积极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处理后,老人闯过了感染、血栓、身体出血等ECMO治疗中常见的风险,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在多学科(MDT)协助下,他的呼吸与循环情况也明显好转。
5月24日,医院ECMO团队决定给老人撤机。老人成功撤离ECMO支持,接受常规呼吸机支持!这意味着他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期!
△撤离ECMO后
ECMO(体外膜肺氧合)医院、一个地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为严重心肺衰竭的患者提供一线生存的希望,也为诸多以往难以进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医院*委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统筹组建ECMO团队并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派出多名团队成医院、医院等国家级ECMO培训基地进修学习,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该例高难度ECMO病例的成功救治,标志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迈上的新台阶,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有了更多保障。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