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小谢,12月中旬研究生就要毕业,已经找了一份比较喜欢的工作。
可是他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猝死当天凌晨2点32分他还在保存实验数据,晚上10点,他倒在了教室里,同学看到谢鹏躺在地上,抽搐着,舌头外吐,约十几分钟后,救护车的人员赶到自习室,将小谢送上救护车。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从家里赶到的时候,儿子已经没了温度,死亡证明上写着“心源性猝死”。
他本应该是今年6月毕业的,可是导师给他延期毕业了;今年5月他身体不适,医院检查“冠心病心律失常”,他曾在和朋友聊天中提到,向导师请假未获批准。
一、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因为某种疾病导致的死亡!
这里需要指出,这里指的是某种疾病导致的死亡,排除因为溺水、车祸、暴力等这种意外死亡。
目前对于发病到死亡是多次时间,没有定论,根据时间可分为:
瞬间死亡,也就是患者发病后几秒到几分钟内就死亡。
非常突然死亡,也就是患者发病后1小时左右死亡。
突然死亡,也就是发病后在1~24小时内死亡。
一般认为已经死亡才称为猝死,但我们也有一个名词叫“猝死生还者”,也就是发现猝死者,经过心肺复苏后,患者又活过来了,这种习惯上我们也叫做“猝死”。
猝死会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但男性高于女性,尤其是中青年男性的猝死率最高。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每年猝死的人数也较多,大概每年猝死55万!
二、猝死的原因
猝死的原因大体上分为心脏病导致的,和非心脏病导致的。
1、心脏病猝死:因为某种心脏病,常见的比如心肌梗死、严重的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等等疾病导致的心脏停跳。
心源性猝死的人,大部分平时并没有查到自己有心脏病。没有查到,并不代表没有心脏病,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2、非心脏病猝死:比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药物中*、过敏、电解质紊乱、感染等等,常见的比如脑出血、脑梗死、肺栓塞等等。
目前的统计显示,心源性猝死仍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几乎占到了猝死的70%以上。尤其是中青年人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
三、心源性猝死
在心源性猝死中,一少部分是先天性心脏疾病,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导致的猝死,但绝大多数还是后天性疾病,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几乎占到心源性猝死的80%以上。
小谢5月份诊断过冠心病心律失常,冠心病简单说就是心脏血管狭窄超过50%以上,就叫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我一种情况,但心血管完全堵死了就叫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的血管因为血栓堵塞了,这时候心肌开始坏死,最主要的是心血管堵塞了,会影响心脏的电路系统,也就是心脏的跳动会出现问题,也就是会出现心律失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就是心脏停跳或室颤。心脏停跳了,我们的生命就结束了,心脏室颤是另外一种心脏停跳,如不及时抢救,我们的生命也会结束。
所以冠心病心肌梗死,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直接导致猝死。
四、如果预防猝死
面对猝死,必须第一时间心肺复查或电击除颤,并第一时间拨打,这样才可能提高猝死生存的可能!
心跳停止超过8-10秒,人会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如果心跳停止超过1分钟,此时脑已经停止工作,瞳孔散大,各种神经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这时候如果不马上进行心肺复苏,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
我们再简单复习一下心肺复苏:
1、判断意识,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
2、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部起伏5~10秒,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3、呼救别人来帮忙!或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大声呼救,并让其他人拨打。
4、非专业人士,如果判断患者无呼吸,即可开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专业人士要判断颈动脉是否有波动。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按压频率至少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cm。胳膊要与患者身体垂直、双掌根按压。
7、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
如周围有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第一时间要拿到AED自动除颤,电击除颤。研究显示,从心脏骤停发生到首次电击时间4min时,患者生存率可高达60%~75%。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预防为主,毕竟谁也不想碰到猝死,毕竟猝死复苏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对于有明确心脏病的患者,肯定是需要正规治疗的。比如冠心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正规的药物,预防血栓,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
除了正规的药物预防,最主要的还是要生活规律,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常常会诱发血栓发生,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熬夜、压力大、愤怒、暴躁、剧烈运动、寒冷刺激、大量抽烟喝酒等等这些因素会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诱发猝死。
小谢猝死当天凌晨2点32分,还在工作,说明小谢最近一直在熬夜,加之他之前就被诊断过“冠心病心律失常”,那么就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奋斗的年轻人真的不容易,那些导师老板们,对孩子们好一点,小谢也是人家家里的独生子呀!#百度付费专栏##百度知识狂欢节##百度知识英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