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慢阻肺日小心这位隐匿的呼吸杀手
TUhjnbcbe - 2023/4/8 11:33:00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国内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推测人数约为1亿。在我国,它的死亡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然而,我国的慢阻肺知晓率不足10%。

今年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对此,本报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成员柳涛。

柳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成员。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阻塞性指的就是气流受限,一般患者会持续存在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的症状。

钟南山院士在年到年曾做过一次全国性的调研,结果显示,≥40岁慢阻肺的发病率为8.2%,其中男性占12.4%,女性占5.1%。年到年,王辰院士也做了一次全国性的调研,≥20岁慢阻肺发病率为8.6%,≥40岁的发病率高达13.7%。这就意味着,近10年的时间里,慢阻肺的发病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未病先防,远离有害气体

患上慢阻肺的常见原因和其他疾病一样,分为内因和外因。

而内因大多指遗传因素,比如父母或者亲属有慢阻肺患病史,那么下一代慢阻肺发病率就会相对增加,其次还有个人因素,包括出生时低体重、幼时反复的肺部感染等。

外因多指环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暴露于有害气体,而目前最明确的有害气体就是烟草烟雾。烟草烟雾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均有明确的生物*性,而且吸烟时间越长总量越大,这种*性危害也越大。经过统计,吸烟可以使慢阻肺的发病率比不吸烟人群高出四倍左右。积极戒烟,可以使吸烟者减少罹患包括慢阻肺、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也可以减少亲近之人由于被动吸烟所承受的危害。除了吸烟以外,工作环境、有机生物燃料以及大气污染也与慢阻肺发病率相关。

料敌机先,早期遏止疾病

慢阻肺是一个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疾病慢阻肺病人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治疗干预的时机密切相关。然而,目前我国的慢阻肺诊断率并不理想。很多慢阻肺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而进行过肺功能检查的人不足10%。

肺功能检查对于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都至关重要。而且与其他检查相比,对患者没有创伤,且结果稳定,可靠性好。对于存在慢阻肺危险因素的人群,或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人,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一旦医生诊断了慢阻肺,会进行个体化的病情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慢阻肺病人均应戒烟,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注射,并根据肺功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现在主要应用的药物就是吸入式支气管扩张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药物,因为比起口服用药,这类药物在吸入后可以直接作用在气道,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全身副作用相对更小。对于已有比较明显呼吸困难的病人,吸入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为慢性疾病,患者必须坚持长期用药,这对于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和控制疾病进展十分重要。此外,吸入药物也有方法技巧,药物装置也各不相同,用药之前,要向医生询问清楚。

症状相似,需仔细分辨

生活中,很多人在患有慢阻肺疾病时,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很多时候并不严重,甚至有时和感冒发烧所引起的症状相似,例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胸闷,但是这些症状很多病甚至日常生活也会有突发的这类情况,以至于人们并没有认为自己身体发生的不良症状是慢阻肺导致的,甚至有的人会把身体出现的症状归结为年龄增长等因素所导致。

其实,慢阻肺患者出现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的呼吸困难都是慢性持续存在的,而且这些症状会缓慢加重,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也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这种病人都应该提倡定期去做肺功能检查,根据肺功能的检查结果,来确认是否为慢阻肺患者。

支气管炎示意图。

除了上述提到的慢性支气管炎外,还有些症状不明显但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有吸烟史或生物燃料暴露史,或有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者,家族史人群,都需要及时完善肺功能检查,排查慢阻肺。切不可等到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时才去做相关检查,以免错失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的良机。

康复锻炼,呼吸也有讲究

前面提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用药需要长期的规范管理,但同时,也要推荐慢阻肺患者进行运动功能锻炼,这样有助于肺功能的恢复,减少疾病的急性发作。

但是,对于慢阻肺病人来说,运动却不那么简单。慢阻肺的病人或多或少存在心肺功能的减退,而在运动的时候,会格外突显。很多病人会表达难处:“我不是不想锻炼,可我一锻炼,就喘不过气来啊。”另一方面,不运动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肢体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肥胖带来的负担加重,甚至久坐、长期卧床还会带来血栓、压疮等严重的临床问题。

其实,慢阻肺病人的锻炼是推荐从活动能力评估开始的。包括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等,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其他合并疾病,以及肌肉关节状态等。从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制定“运动处方”。但如果缺乏评估条件,可以自行进行适当的有氧和肌肉锻炼,活动的耐力强度,以不引起过度呼吸困难为主。

慢阻肺病人的锻炼主要有两部分,针对躯体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全身锻炼和针对呼吸系统的专门训练。全身锻炼形式多样,从简单的散步,到太极拳、游泳以及慢跑,都属于全身锻炼。

而呼吸训练主要包括建立正确的呼吸模式,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掌握有效的排痰方法,如自主循环呼吸技术。这些在初期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掌握之后则完全可以自行在家人的监督下居家进行训练。

重视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不仅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指标,且对于治疗、评估预后等意义重大。但肺功能检查率低下是目前慢阻肺诊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使发达国家肺功能检查在家庭医疗中的普及率也不高。国外研究发现,部分地区超过90%的慢阻肺患者未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在我国,年仅有6.5%的慢阻肺患者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年这一数值增高至12%,虽然10年来肺功能检查比例略有增加,但总体检查率仍然非常低,远不能达到慢阻肺早诊早治的要求,推广和普及肺功能检查仍任重道远。

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操作相对复杂的检查手段,设备成本较高,普及率远低于血压、血糖检测。研究显示,在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漏诊亦常见,说明肺功能检查需要相对严格和复杂的质量控制和数据解读。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尚未配备肺功能检查仪,更缺乏肺功能检查技术人员,这也是造成肺功能检查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然而,慢阻肺气流受限的诊断通过肺量计检测即可实现,复杂的肺容量检测、弥散功能检测等并非慢阻肺诊断所必须。因此,推广肺量计检测可能是普及肺功能检查的一项有效手段。

在我国呼吸病学领域专家多年呼吁下,慢阻肺和肺功能检查逐渐引起*府重视,并在近年获得*策支持。提倡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干预,将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在*府*策层面获得大力支持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慢阻肺和肺功能检查的认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慢阻肺诊疗能力,真正将肺功能检查广泛推广,使慢阻肺深入人心,才有可能做好慢阻肺的综合防控工作,降低慢阻肺对我国民众的健康危害。

记者/景啸尘

编辑/唐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慢阻肺日小心这位隐匿的呼吸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