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以“血”为本,血液是滋养之河!
血液,承担着身体的养料供给和废物运输,血液就是生命之河,沟通着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维持着整个身体的正常运作。
中医有:“血液杂质为万病之源”之说,健康的血液,才能带来良好的体质!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这些脂质含量一旦增高,就变成了血管中的“垃圾”。
当“垃圾”越堆越多,会让血液变得“黏稠”,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形成一块一块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使血管“老化”,甚至形成血栓,危害生命健康!
血液粘稠,又称为血稠,血稠之后血液流动変缓,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都是在年轻时候血稠,到老了之后就容易血栓。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年轻,30岁不到,根本不需要担心血液粘不粘稠的问题,那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才应该关心的问题!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临床上,血粘稠的人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些中学生也检查出血粘稠!
身体出现5个信号,小心血液已粘稠,莫忽视!
“信号”1、晨起头晕,不清醒,反应迟钝,一般要活动好久,大脑才能逐渐清醒过来,并且,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信号”2、一蹲下干活,就开始呼吸不畅、气短,这是由于血液黏稠,人蹲下的时候,流到心脏的血液就更加不顺畅,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信号”3、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信号”4、经常气短、胸闷,血液一旦黏稠,为心脏及各个器官的供血就会变缓慢,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三高”等问题,此时患者会觉得胸闷气短,常常心悸,呼吸不均匀。
“信号”5、口唇发紫,有一部分血液粘度的人,会伴有红细胞增多症状,嘴唇就会发绀(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体力劳动,就很容易出现喘不过气的现象。
30岁后,血液开始变得“粘稠”,这3三件事要少做
30岁后,随着年龄增长,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会导致血液中“垃圾”越来越多,容易导致血粘稠,所以,30岁后,一定要注意预防血粘稠!
30岁后,这三件事,容易导致血粘稠,要少做:
第一件:好抽烟,爱喝酒
烟酒,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烟酒对于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增加血压,降低运动耐受力,增加血液的凝结倾向,减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增加血液粘稠度。
酒精会加速耗氧,这是诱发酒精性脂肪肝和高血脂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日常想要预防改善血粘稠,一定要注意戒烟限酒,尤其是30岁后以后,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此时,应该减少身体的“负担”!
第二件:熬夜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与无形的阳气相比,有形的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养阴”,所以,夜晚是养阴血的时间。
如果,长期熬夜,大脑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内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增加血管粘稠、堵塞的危险。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水平,长期以往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所以,每晚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尽量睡前不玩手机、剧烈运动,以免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易入睡,对于预防血粘稠,也十分有益!
第三件:久坐
久坐,是现代人的生活特征之一。
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减慢,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脏衰竭,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长时间坐办公室的人,身体代谢会降低,血液流速变慢,特别是刚吃完午饭,更多血液汇集到胃部进行工作,供给大脑的养分就会变少,很容易困,这时若是睡觉更容易血液粘稠。
还有经常出长途车的司机,久坐驾驶,大脑高度集中,神经紧张,缺乏锻炼,也易导致血液粘稠,甚至会猝死。
所以,每久坐一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伸伸懒腰,走走步。
另外,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健身等。
30岁后,预防改善血粘稠,还可以这样做
1、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
专家指出,20~25摄氏度的白开水或淡茶水,是稀释血液的最佳水。
身体缺水,会导致血液浓缩,流动缓慢,血液中的垃圾更容易沉积在血管中,不易排出体外。
所以,日常多喝水、喝茶水,都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早起后,一杯温水,不论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ml30°左右的温水,可以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茶水,最好在两餐之间饮用,预防血粘稠效果更佳!
绿茶,能减少消化道对脂质的吸收,促进脂肪排泄,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喝绿茶有助于改善血脂,预防血粘稠!
睡前一杯白开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使睡眠更加安稳。
一般建议,睡觉的前两个小时喝水比较合适,方便在睡前上厕所,减少起夜的烦恼,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是因为喝水后造成的多次起夜,并且还脸部水肿有眼袋,就要适当的调整喝水时间了。
最好是能在白天就保证水分的摄入,当口渴的时候说明身体是缺水的情况了。
2、食用油,换着吃,搭配吃
很多人,血粘稠或者血脂高后,对于食用油就很忌讳,觉得吃得越少越少!
其实,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人体健康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可缺少!
而食用油过多和搭配不合理,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食用油要吃,不但要注意用量,还要注意品类,不能吃单一品种的油,最好是各种油换着吃、搭配吃,每人每天吃齐三种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何一种油类。
比如:将油酸类油脂丰富的橄榄油、亚油酸类油脂丰富的大豆油、亚麻酸类油脂丰富的苏子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约25克~30克。
3、坚持有氧运动,清洁血管
运动可以提高代谢水平,加速血液循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运动,可改善血管内微环境,排出*素。
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通过长时间摄入氧气,刺激血管,使血管得到清洁,降低斑块形成的机率,血管也变得相对宽阔,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脂质代谢,预防血粘稠!
所以,平时要“动”起来,有助于身体健康!
4、适当吃粗粮,降脂、防血栓
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吃的越来越精细,粗粮却吃的越来越少!
但是,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能起到辅助降血脂、降血糖、预防血栓等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克粗粮。
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粗粮的摄取,切不可一味吃得太精细!
5、早晚坚持刷牙,减少致病菌,保护血管
很多人,只是知道,早晚刷牙,可以清洁口腔健康,但是,你知道吗?
早晚坚持刷牙,及时改善牙周和口腔健康,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口腔“垃圾”,能有效减少致病菌的数量,相当于“刷掉”了血管里的有害物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口腔和牙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时,动脉内膜厚度就会减少约0.1毫米。
过去有研究显示,如果,颈动脉内膜厚度3年增加0.1毫米,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3倍。
所以,坚持刷牙,不仅可以清洁口腔卫生,还有助于血管健康!
6、注意饮食
少吃动物内脏、肥肠、肥肉等高脂肪饮食;
少喝甜饮料、少吃蜜饯、话梅等高盐高糖零食;
少吃薯片炸串等油炸食品;
减少烹调用油,多采用蒸煮拌等烹调方式。
7、释放压力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情绪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因为情绪激动,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液的流速,会使血浆黏度增高。
想要释放压力,听音乐、和友人聚餐、打球、看喜剧片,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减压。
心理的负担减轻了,血液自然会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